中耳炎还是外耳道湿疹?
出门诊的时候,经常会有患者说:“医生我得了中耳炎,一直流脓,吃了好多药和滴了药水,老是不好,现在另外一个耳朵也流脓了。”通过问诊,患者多没有明显的耳痛和听力下降,主要不适就是耳痒和流脓。
对患者进行耳内镜检查,发现耳内有黄脓液体,皮肤呈粗糙改变,清理后可见鼓膜完整并无穿孔,外耳道及鼓膜充血肿胀(如上图)。这明显不是中耳炎,而是外耳道湿疹导致的炎症。经过清理用药后,患者很快恢复了正常。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外耳道湿疹都会出现耳内流水,但二者如何区别呢?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而来,患者表现主要有耳内长期间歇或持续流出灰色或黄色的脓液,会伴有听力下降。感染时间愈久,听力下降愈严重。
外耳道湿疹是发生于耳廓及外耳道皮肤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多由于食物、药物或接触其他过敏物质引起,如进食牛奶、鱼、虾,或局部使用化妆品、接触毛织物或化纤物等,也可因中耳炎长期耳内流脓刺激,或滴药后过敏引起。耳部瘙痒可有渗液,分泌物阻塞耳道或并发耳道狭窄,波及鼓膜时,则感耳堵塞感,听力下降或有耳鸣。局部表现为耳道及耳廓周围皮肤增厚、表皮皲裂、脱屑、结痂及色素沉着,表面粗糙不平,可导致外耳道狭窄。
首先从患者的症状上可区别,中耳炎一般单耳流脓多,偶尔也有双耳同时流脓,有些患者会告知自己早就有鼓膜穿孔了,一般还会伴听力下降,耳分泌物有异味,但无痒痛感。
而外耳道湿疹,一般是先有痒感,然后反复流水,先是清亮,然后会有淡黄色液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有脓液。体格检查会发现外耳道皮肤有湿疹样粗糙改变,表面会有黄色分泌物或者痂皮附着,鼓膜一般是完整的,不会波及中耳。
在治疗方面化脓性中耳炎要抗炎治疗,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外耳道湿疹的治疗关键是保持耳内干燥,同时要配合者抗过敏治疗和外耳道内局部药物治疗。
高新区人民医院门诊配有耳内镜高清检查和显示系统,可以清楚显示外耳道及鼓膜情况。同时门诊还配备全套听力检测设备,为广大耳聋、耳鸣、眩晕及中耳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方位保障。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周铭煜
审核: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