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急先锋 ——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关键教授

2020-02-11

白天在病房、门诊之间穿梭,晚上经常加班至深夜,夜间时不时解答新冠肺防控方面的问题电话咨询,经常一个晚上才能睡上4-5小时……新冠肺炎防控以来,这就是关键主任近阶段以来的日常工作状态。

岁末年初,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众多例震惊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家卫健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启动相关应急预案,一时间全社会各种力量全力都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阻击战中。作为国家级PCCM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的负责人关键教授,带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从诊疗方案的培训学习到标准防护、从参加省市区相关防控会议到会议精神传达、从组织专家会诊到落实国家防控方案的具体实施等等,孜孜不倦、事无巨细,是名不折不扣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急先锋。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关键主任积极组织科室反复多次学习国家前后5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及标准防护等,并会同预防保健科、院感科等职能科室在全院业务学习上作专题报告,有力地提高了大家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临床技能,并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对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技术指导。

下面,让我们选取某一天,走进关键主任的工作和生活。

2月4日,周二,关键主任的专家门诊日。为了能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阻击战中不影响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早上7时不到,他就赶到医院,带领夜班医师及床位医师查视一下病区的急危重患者,充分评估病情后制定周密和详实的治疗方案。7:40分,他从病区赶到专家门诊,此时也已有多位预约的患者在等待就诊了。由于2月1日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取消了科室普通门诊,但这无疑增加了持专家号就诊的患者。门诊中,关主任耐心细致询问病史、做出严谨和周密诊治方案。工作期间全程不敢喝水上厕所,全天下来都是口干舌燥、头晕目眩。门诊结束后,作为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关主任匆匆吃了晚饭,又去主持和参加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方面的专家会议,梳理一下一天来发热门诊及医学观察就诊的患者,详细解读患者检测结果及影像学变化,做出准确而及时的诊治方案。晚上21时,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家中,稍作休息后,仍要积极回复公众号、质量控制和新冠肺炎防控等各种微信群的信息,并进行耐心细致的回答,为的使医院不漏过一例疑似病例。

作为科室主任,关键教授身先士卒、事必躬亲,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身体却无暇关心。他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过敏性鼻炎数十年,在积极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经医院耳鼻咽喉科王鑫主任诊断后,建议他必须尽快手术治疗。原计划1月中旬初手术治疗,但为了不影响工作和此次疫情防控,关主任主动放弃了手术治疗方案。

科室同事们说,关主任从除夕夜至大年初三,吃住都在医院,连同从数千公里远的新疆石河子赶来欢度春节年迈的父母团聚的时间,都抽不来。他不辞辛劳、不计得失,为科室及医院保驾护航,真正体现了新时代一名资深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是大家敬佩、学习的榜样!

在关主任的带头和垂范影响下,科室积极相应医院号召,所有人员都取消了休假,全身心投入到新冠肺炎防控一线中。2019年这个冬天,季节性流感也是来势汹汹,病区住院患者爆棚、危重患者众多,门诊就诊的患者也是人满为患,医护人员均是满负荷运转,加班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大家也都毫无怨言,为的是能使广大患者早日康复。有时门诊医师口感舌燥时都不敢喝水,为的是避免上厕所而耽误患者就诊,很多医师都是中午匆匆用方便面对付一下就投入到下午门诊工作中去。关主任会同科室中青年骨干朱明训和程文星三位专家,进入医院防控专家组为大家解疑答惑;党员骨干王海根主治医师等同志积极请战,加入到支援发热门诊工作;入党积极分子高丽琴等加入发热隔离留观病区工作;多名医护人员书写火线入党申请和请战书……所有医护主动担当,为医院新冠肺的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关键主任常说,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呼吸科工作者,在国家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危难时刻,理当努力做好基层疫情防御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一切能克服的困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阻击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文星

审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