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总是挖不完?小心患有胆脂瘤

2020-06-23

日前,小伙子小柯因右耳耳闷、堵塞等不适,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他本以为是因为有耳屎,医生检查发现,是胆脂瘤在作怪。经治疗,小柯听力恢复了正常。

小柯说,在工厂里上班,又热粉尘又多,回家洗完澡总是觉得耳朵好像进了水,痒痒的,用棉签、挖耳勺轮番上阵挖,还是觉得耳朵又湿又痒。于是经常到街上的采耳店去采耳,当时觉得舒服了,回去还是觉得不舒服。而且两个月后,本来好好的右耳朵竟然听不清楚别人说话了。让同寝室的朋友看了一下,室友调侃说:“可能是你耳朵里的耳屎满了,上医院去挖出来就能听见了”。

就这样,小柯来了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王鑫教授初步检查,认为不像是耳屎,于是借助耳内镜进一步检查。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乱糟糟的,有部分软有部分硬,挨着皮肤的部位和皮肤粘连得死死的,一照之下还有点泛着“珠光白”的光。王教授用耳钳夹了一下这个“耳屎”,小柯疼得差点跳起来。王教授说,你这个可不是什么耳屎,而是医学上说的“胆脂瘤”。一听到一个瘤字,20岁还不到的小柯吓坏了:“我得了肿瘤?”王教授解释说,这个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炎症反应,但是它能破坏外耳道的皮肤,骨质,甚至可以破坏鼓膜,进入中耳甚至颅内。需要手术治疗。

小柯进行了术前检查。中耳CT发现,其胆脂瘤虽然只是局限于外耳道内,但是鼓膜已经有明显的压迫内陷。在耳内镜下,王教授为小柯取胆脂瘤。术中发现,其鼓膜与胆脂瘤紧紧贴在一起,切除了鼓膜上的胆脂瘤,用耳屏软骨修补了鼓膜。经治疗,小柯痊愈回家,十天后,来门诊复查时,小柯听力已恢复了正常。

什么是“胆脂瘤”呢?应该怎么预防外耳道长胆脂瘤呢?王鑫教授解释,外耳道胆脂瘤是在外耳道骨段含有胆固酵结晶的脱落上皮团块。长期刺激(如耵聍栓塞,炎症,异物,真菌感染等)致使外耳道皮肤慢性充血,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加速,如同时伴有某种原因便脱落上皮不能及时排出外耳道,皮肤角化物质不断增加,聚结成团,即可梗塞外耳道。久之,其中心腐败、分解、变性,产生胆固醇结晶。随着胆脂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引起压迫性骨质破坏。

外耳道胆脂瘤发展缓慢,病程较长。症状与胆脂瘤大小及是否合并感染有关。未感染的小胆脂瘤常无明显症状,易被患者忽略。瘤体较大时可出现外耳道瘙痒、闷胀、听力阻塞感及听力减退,耳鸣。如耳道进水或其他原因而致继发感染,胆脂瘤膨胀,压迫外耳道,可引起剧烈耳痛。

“外耳道胆脂瘤是外耳道的良性占位性病变,是非真性肿瘤,但也绝非是普通的耳屎。如怀疑自己外耳道里有耳屎或者胆脂瘤的朋友,可到医院让耳鼻喉科医生给看一下,切忌自己随意挖耳或随便应用滴耳药物。”王教授提醒道。对于外耳道的预防保健,王鑫教授给出如下建议:一,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这个不良习惯。耳痒时不要搔抓,可以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涂擦耳道;二,耳部有阻塞或炎症时,切忌滴药或者水洗。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及时鉴别是普通耳屎还是其他;一旦发现有听力下降时,及时就诊,才是最好的选择。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纪文君



图片6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