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3台心梗急诊手术 气温忽上忽下要当心
上周末气温突降,从周六开始,一连三天,我院心脏中心张孝忠教授团队每天都有急诊手术,他特别提醒:气温多变最容易导致血压波动,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5月17日下午,患者男性,52岁,因胸痛胸闷急诊入院,心电图等各项检查,结果发现心电图异常,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胸痛中心团队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患者直接从绿色通道被送达至导管室。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其心脏前降支近段100%狭窄,血流无法通过,这是导致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需要立即进行支架植入术,疏通被堵血管。患者术中病情非常凶险,在1分钟内,血压从157/110mmHg快速下降到70/50mmHg。医护人员配合默契,动作迅速,立即穿刺右股动脉并迅速植入IABP导管,启动IABP泵后,患者血压迅速升高到112/90mmHg,手术继续顺利进行,10分钟后,被堵血管开通了,患者最终得救。
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教授介绍,4月份以来,气温忽高忽低,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入院急救的患者明显多了起来。单在4月份,心脏中心团队就开展了41台冠心病支架植入手术,最多一天甚至达到了8台。进入5月份以来,心脏中心团队几乎平均每天1台手术;特别是上周末气温突降后,从周六开始,一连3天,每天1台急诊手术。这些患者都是年龄在50-60岁中年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原先都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患者来时病情都很凶险,值得庆幸的是,在心脏中心团队争分夺秒的救治下,这些宝贵的生命都被成功挽回了。
张教授解释,多变的天气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气温忽上忽下、气压改变,血管收缩,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就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再加上这种季节气压低、湿度大,让血管中的血液变得黏稠。血黏度增高会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就会导致血管壁斑块不稳定、破裂、血栓形成,引发心梗发生。
所以张主任特别提醒,季节转换时期,尤其要注意预防心梗。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控制血压,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或伴有气短、头晕、出虚汗、腹痛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是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请及时就医处理。
发生心梗,家人该怎么办?张主任强调,第一,一旦发生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第二,就近到有条件救治的医院,尽快得到有效救治。“若是患者第一家到达的医院不能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而附近30分钟路程范围内有开展急诊冠脉介入的医院,应立刻转院。因为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心脏中心:徐 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