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使命必达” 疫情防控的每个战场,苏高医人都在全力拼搏!

2021-08-16

疫情反弹,形势严峻。高医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守护安宁。核酸采样点、疫苗接种点、检验科、发热门诊、四批小分队驰援南京和扬州……;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公共卫生科、门诊部、设备科、总务科……我院各部门医务工作者携手并肩,奋战在各条战线,拼尽全力,筑牢防线,护佑百姓健康与安全。

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尔塔病毒,我院迅速召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会议,梅冰书记带领院党委统一领导,根据上级要求,统一指挥、协调病毒防控、应对准备及应急处置工作。医院各科室和部门紧密合作、积极应对,疫情监测、应急响应、人员调度、物资调配、宣传告知等工作有序开展,全力与疫情赛跑。

驰援出征宁扬:四批医护听令而动

疫情突如其来,721日晚上24点,医院接到市卫健委紧急通知,需要我院25名医务人员组队前往南京支援,凌晨五点半准时出发。接到电话,没有任何人打退堂鼓,坚决服从调配。4点钟前,组队完毕;5点钟,人员集合至医院;530分,准时出发。“队伍能如此快地集结完成,得益于各科护士长的快速发动和全院医护人员的积极响应。”院办主任杜云兰感动地说。

725日,随着防控需要,需要我院再次派出第二批10名医务人员支援南京核酸检测。

“看到微信群发布的支援南京核酸检测信息时,我迅速报了名。因为我在原单位的新冠防控工作中,就曾带队在抗疫一线工作过2个月,非常熟悉流程和要求。”援南京核酸检测医疗队队长杜新卫说。

杜新卫是我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是一位有着16年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725日上午,他带领我院第二批援南京核酸检测志愿队伍驰援南京,配合开展南京全员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工作。

到达南京后,队员们按照指令分别在江北新区葛塘街道四个采样点、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临时采样点等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并对重点人群上门采样。为提高采样效率,节省穿脱防护服时间,队员们每天坚持晨起后少喝水。炎炎夏日,长时间的采集工作后,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早已湿透,但没人抱怨,更没有人退缩。目前,他们已顺利完成7轮核酸采样,完成核酸采样4万人次,圆满完成了援南京市全民核酸采样任务。

731日,上级部门再次要求我院组队援驰扬州核酸检测。接到通知后,医院迅速发出征召通知,各科室医护人员纷纷踊跃报名,半小时内即完成集结。81日,早上8点,10名医护组队集合出发。扬州疫情反弹,形势严峻。85日上午10时许,接到上级部门再组队指令,下午1点,我院6名医务人员立即启程奔赴扬州,支援扬州核酸检测。据了解,两批援扬州队伍目前已顺利完成2-9轮核酸采样任务。

院内落实防控:各部门强化责任

“医院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风险机构,虽然一直在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但变异病毒造成的本轮疫情,给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大批量疫苗接种、核酸采样,门急诊入口、发热门诊、病房管理……做好院感防控、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保证医患健康和安全,责任重大。医院新冠防控小组现在几乎时刻在接受、落实上级的紧急通知和要求,而且要随时应对。”业务院长、新冠防控小组领导刘胜亚深有感慨。

为加强疫情防控巡查工作,医院要求在分管领导带队督查、职能科室联合督查的基础上,增加巡查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对医院急诊、门诊及住院部等进出口各个位置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日常巡查。

同时,根据上级防控要求,医务部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最新公告,门诊、病区醒目位置张贴,让来院人员了解防控需知;联合院感、护理部等培训应急核酸采集队伍,落实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加强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本轮疫情爆发以来,医院核酸采集队伍以儿科护士长周亮平为主导,其他科室每天派人支援,形成了10人采样团队。每天,她们从早到晚不停地操作,每天采样人数都要在2000人以上。期间,不能坐下,身穿防护服不能喝水也不敢喝水,更不能上洗手间。多名护士出现虚脱现象,护理部及时调成轮班制,保障护士们体力恢复。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请把口罩拿掉、抬头、张嘴,说‘啊’……”这样的对话,核酸采样护士们每天需要重复无数次。“汗水浸湿了的衣衫,泡肿了手套中的双手,前段时间,最多时达到3000人以上,多名护士手指都被磨破了,真让人心疼!但每一个护理姐妹始终信念坚定,总是闻令而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护理部主任束燕感动到不由泪盈。

护士齐梅芳作为采样点的“熟手”,长期坚守在这个岗位,男朋友一直催促着领证结婚,完成人生大事。但因为她一直在顶班,只好一再错过约定好的领证日期。舍小家,顾大家,采样点的姑娘们就是这样,用初心坚守岗位,用汗水守护着百姓的健康与生命!

随着疫情防控的升级,核酸检测数量也随之大幅升级,不少单位职工和市民都按照要求预约核酸检测,同时医院也进行了多轮全员核酸采集。此次疫情发生后,检验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之中,加班加点,连续工作,以保证核酸检测报告按时发出。

722日以来,医院核酸检测工作量猛增,截止到今天,共完成检测量超过10万人次,平均每天检测量几乎是平时的4倍以上”,检验科于农主任介绍说。不仅如此,在接到抽调人员支援南京核酸检测时,检验科毫不犹豫地派出了孙艳霞、范晓玲两名同事,同时,还派出两名技术人员参加了苏州市新冠核酸检测基地大批量样本的集中检测。为了保证越来越多的核酸检测任务能够按时完成,检验科全体人员放弃休息,共同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在保证完成日常门诊与住院患者的检验工作同时,也保证了大批量核酸检测任务的完成,让居民能够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能够拿到新冠核酸检测报告。

筑牢健康防线:从疫苗接种到发热门诊筛查

为保障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我院专项培训了320名预防接种医护人员,成立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同时承揽新冠疫苗狮山文体中心集中接种点,并长期支援枫桥、阳山、镇湖、东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点疫苗接种工作。其中32名医护人员轮流负责现场保障和管理工作。

据疫苗接种点负责人韩英主任介绍,自3月份疫苗接种以来,我院疫苗接种队目前已完成了36万余剂次的接种任务。每天医院派出60余人队伍分布在4个注射点,其中方舱疫苗临时接种点(狮山横塘文体中心)自今年4月底启用以来,平均每天接种2800剂次左右。方舱属于废弃厂房改建,气温高,被接种人员多,医务人员每天都是连续工作9小时,尤其是现在为学生集中接种阶段,为保障疫苗接种,天天都要工作到11点钟。很多医护们都是上午忙完科室工作,放弃休息,继续在疫苗注射岗位工作。

连续3个月,工作模式“下午+晚上”,沈茜即是一直坚守在方舱打疫苗的护士之一,操作熟练且快速规范。每天看到长长的排队人群,她很理解居民们排队的辛苦,上班前一个小时,她就不再喝水了。“去洗手间会耽误时间,要尽快帮他们打完,缩短被接种人的排队时间。”方舱疫苗接种点负责人佟瑜后来知道她尿路感染,便关切地叮嘱她注意身体,喝点水,这位认真朴实的姑娘这样告诉说。

本轮疫情原因,发热门诊近期工作量急增,特别是每天都要为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病人采集核酸。发热门诊实行12小时值班制,工作强度高,病情复杂;任务繁忙时,下班后主动留下加班都已成为每个人的常态。工作中,全身穿戴防护用具,对体力、精力都是严峻的挑战,但是每个人从未有过任何怨言;面对高风险“地带”,没有丝毫退缩,勇于担当。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这个岗位的坚守与奉献。比如,前几天,宋舟、徐屹洁、徐小玲等护士白班结束准备下班,但是看到核酸采集工作繁重,她主动加班,继续穿着防护服,一直继续工作。她们年轻虽小,干活麻利,更有担当。”发热门诊护士长刘金环心疼地夸赞起自己团队里的姑娘们。

年轻的夏轩医生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热门诊夜班时,他从傍晚5点到次日晨6点半,马不停蹄,连续接诊患者。他说,累是累的,但听到患者理解地说“你们从早到晚,穿着防护服,又闷又热,太不容易了”,感到了患者的关爱,很欣慰;特别是,自己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这是职责所在,累也值得。

……

其实,在我院,默默奋战在疫情防控战线上的医务人员还有很多很多。面对疫情,每一位高医人都义无反顾,勇于担当,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阵地,尽心尽责,无怨无悔,用使命和担当,护佑百姓健康。这,就是苏高医力量!

宣传科:陈翠颖

(部分素材来自医务部、护理部)

我院援南京医务人员雨夜至社区采样途中

圆满完成任务!我院援南京医护获得江宁区政府锦旗表彰,返苏前合影,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