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网红“喷鼻剂” 需警惕药物性鼻炎

2021-12-17

22岁的小赵,却有着近6年的“鼻炎史”。前段时间,她听信了网络推荐,使用了一种网红“日本鼻炎喷剂”,当即买了3瓶,几天下来,症状明显感觉减轻了许多,鼻子通畅好多,鼻涕也少了,欣喜的她连续使用了2个月,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小赵却觉得此药越来越不管用,甚至失效,鼻塞变得更加严重,每个晚上都会被憋醒数次。

于是,痛苦不堪的小赵来到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求诊,经专科检查后,被诊断为不正规使用减充血剂引起的药物性鼻炎。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教授介绍说,小赵使用的网红鼻炎喷剂成份含有鼻黏膜减充血剂,不能连续使用超过1周,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性鼻炎。

据了解,小赵在网络上购买的网红鼻喷剂“日本AG鼻喷”,主打能够快速缓解流涕、鼻塞、打喷嚏。但有多少人知道它具体的成分和副作用呢?重点看“萘甲唑啉”这个成分,它就是导致药物性鼻炎的元凶。“萘甲唑啉”是神奇无比,刚用下去,十几秒钟就让人没有鼻塞流涕,但用久了之后,需要的量越来越大,鼻塞反而越来越严重。这就是“萘甲唑啉”的副作用,药物性鼻炎、反跳性鼻黏膜出血。而且,哺乳期妇女、孕妇、老人、儿童、高血压、心脏病,都不能用“萘甲唑啉”。

那什么样的成分才是推荐使用的呢?根据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专家组发布的《变应性鼻炎诊断与治疗指南》,强烈推荐使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鼻喷和二代抗组胺药。而日本AG鼻喷疗效差、副作用大,内含成分都是国际、国内指南不推荐的成分。虽然能够迅速缓解,但极易造成依赖且产生副作用,长期使用反而加重病情。

王教授介绍,目前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对花粉敏感者在花开季节减少外出,或者外出戴上口罩;对尘螨、真菌过敏者应多参加室外活动,房间应多开窗通风,勤更换床单、被套,尽量用热水清洗;对动物皮毛过敏者应避免接触宠物,家里不要摆放毛毯、地毯;

二,药物治疗。根据药物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抗胆碱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这是目前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是所有的用药一定要遵医嘱,切勿自行购买,避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三,特异性免疫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将皮试阳性的过敏原浸液从极低浓度,定期给患者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浓度,达到最佳维持量。即患者对过敏原耐受且无严重临床反应的个体化剂量。该方法治疗时间较长,总疗程约3-5年,要在医院医师指导下完成;

四,其他疗法。对于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病例,如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适当的外科治疗对减轻症状有帮助。但应严格选择适应症。对药物、免疫治疗效果差的患者,还可以选择高选择性神经阻滞术。

“患有鼻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千万不要随意听信网络传言,更不能随意买药来用。”王教授再次提醒。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