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胸水”的原因及治疗 呼吸科关键教授有话要说
3月初,呼吸科门诊来了一个60多岁的老爷爷,主要是因为胸闷、气喘3天来就诊,完善胸部CT提示“右肺团块状软组织灶并伴有右侧大量胸腔积液”。门诊医生了解到老爷爷年轻时从事开山采石工作,并且有长期吸烟史,近3个月消瘦十分明显,初步考虑老爷爷肿瘤的可能性非常大,建议住院检查治疗。
老人家住院后,医生予以胸水B超定位,确定穿刺位置后,把胸腔闭式引流,让胸水引流出来,缓解胸闷、气喘症状,胸水标本送化验,胸水找脱落细胞病理检查,明确了“肺腺癌”的诊断。
呼吸科主任关键教授解释,胸腔积液简称胸水,常说的胸腔积液,实际上是胸膜腔积液,胸膜腔是由脏层及壁层胸膜在肺外、胸壁内围成的一个封闭腔隙,内含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我们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正常人每天有500~1000ml的液体动态形成与吸收。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然后形成胸腔积液。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一,感染:细菌感染、结核感染、脓胸等;二,出血:外伤或自发性出血等;三,肿瘤:癌性胸水,肿瘤渗出等;四,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引起漏出:心衰、缩窄性心包炎等;五,自体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那么临床上年轻人胸腔积液多数考虑结核性胸腔积液居多,但不是绝对,然后老年人的胸腔积液不光光要考虑感染,仍需着重考虑肿瘤的原因。
那么胸腔积液的具体治疗有哪些呢?关键教授继续给我们讲解到: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首先是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原则按活动性结核病进行治疗。积极长期应用抗结核药物、抽取胸液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次是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及脓胸,根据临床特点,参考呼吸道分泌物或胸腔积液革兰氏染色,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可降低肺炎旁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且有可能防止积液向不同阶段的转化;然后是胸膜腔引流,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反复抽脓或者肋间插管闭式引流;还有就是链激酶应用,由于脓液的机化和胸腔积液的多房分隔,导致胸腔引流不畅或失败,因此脓液的纤溶治疗显得较为重要,可给予胸腔内注入链激酶或尿激酶,一般不会影响全身的血凝参数;还有就是胸腔镜治疗,部分病人也可通过胸腔镜清创排除积液,得到有效治疗。当然还有外科治疗,少数病人经上述治疗后,转为慢性脓胸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胸廓成形术或胸膜肺切除术等。
针对这位患者的胸腔积液来说,考虑为肿瘤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其胸水生长迅速,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常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恶性胸水一旦确诊多属晚期,基本上无手术机会。部分病例可考虑化疗。对化疗不敏感、放疗也没适应证或无效者,可考虑行胸膜粘连、化学性胸膜固定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所以,患者一旦胸片或者胸部CT提示胸腔积液后,一定及时住院完善相关检查,早明确原因,早进一步作治疗。”关教授强调道。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夏轩
审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