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教授:秋季慢阻肺高发,及时诊治、重视防治
近期,天气转凉,有多年吸烟史的王先生平时经常有咳嗽、咳痰病史,不慎受凉后,没当一回事。不料咳嗽、咳痰反反复复,且稍有活动即感明显气短,于是赶紧来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医生予以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经抗炎、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后,王先生症状好转出院。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关键教授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以及喘息和胸闷等症状。
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根据调查显示,提示我国慢阻肺发病仍然呈现高态势,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来40年将继续上升,预测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患者数超过每年540万人。及时诊断及治疗是必要的。
关教授说,慢阻肺急性发作多与气温变化天气转凉后受凉感染有关,所以秋冬季正是慢阻肺的高发期。防治慢阻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去除病因,单凭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因此阻止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是戒烟。
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柴草、煤炭和动物粪便等燃料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成分,例如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未燃烧完全的碳氢化合物颗粒与多环有机化合物等。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可能是不吸烟女性发生慢阻肺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
三,防治呼吸道感染和疫苗接种。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应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建议慢阻肺患者,尤其是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推荐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每5年接种肺炎疫苗,减少流感及肺炎发生可能;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积极治疗。
四,加强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爬山、打太极拳、跳舞、举重(双手举几斤重的东西,在上举时呼气)等,以增强体质。
五,呼吸功能锻炼。慢阻肺患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只有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建议患者可通过做呼吸瑜珈、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进行肺功能锻炼。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一然
审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