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的“脑卒中”!专家建议:尽早识别与救治!
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为“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那么,什么是脑卒中?它的危害有哪些?普通人如何早期识别?怀疑脑卒中应该做什么呢?
我院神经内科主任马临庆博士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是由于脑血管的突然破裂或闭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一旦患病不能及时救治,往往导致患者严重残疾甚至死亡。
那么,应如何识别“中风”?“中风120”是一种适用于居民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其中,“1”是看到一张不对称的脸,“2”是查看患者两只手臂有单侧无力,“0”是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脑卒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如果发生脑卒中该怎么办?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脑卒中非常关键,越早发现,越早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也就越好。一旦发病,应立即送至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规范化治疗,可提高恢复的机会。
马主任还介绍了这么一个例子:近日,我院卒中中心接诊了一位脑卒中患者,经过及时并有效治疗,患者得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是一位77岁的老人,她在车库门口晒太阳时,突然旁边的邻居发现老人从躺椅慢慢滑落下来,邻居第一时间迅速拨打120,并联系其子女。很快,老人由120车送至我院急诊抢救室,入院后急诊医师发现患者不能讲话,右侧肢体完全瘫痪,意识模糊,眼球向左侧凝视,完善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房颤动,考虑脑卒中,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请神经内科急会诊,完善头颅CT未见颅内出血。由于该患者到院时间距离发病只有30分钟,患者有静脉溶栓适应症,排除静脉溶栓禁忌症后,立即与家属沟通病情,家属同意并签字,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开始不久患病的右下肢开始慢慢抬起,但患者仍不能讲话。行CTA、CTP评估颅内血管及脑灌注,未见大血管闭塞,考虑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不需要动脉取栓。溶栓治疗结束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逐渐改善,经过后期规范化的治疗,患者目前右侧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仍有言语不清,家属对疗效非常满意。
马主任强调,脑卒中因“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尽早识别、尽早到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诊治,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时间就是大脑”。
神经内科:崔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