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臂弯里的“生命港” ——我院为患者开展臂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技术
肿瘤患者由于病程长、治疗方案复杂,需要反复接受化疗、手术、靶向、免疫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因此选择一条维持时间长、安全且能输入各种高渗透压、高刺激性药物的静脉通道,成为患者完成所有治疗方案的基石。近日,我院甲乳外科与静疗小组合作,由甲乳外科主任刘钢与静疗小组护士卜希凡共同为一位老年血液病患者成功开展了手臂港植入术。
三年前,患者邱爷爷确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近日,邱爷爷因为纳差乏力加重,来到我院治疗,入院检查时,邱爷爷的白细胞仅有1.10×109/L,血红蛋白量31g/L,患者长期接受输血等治疗,外周静脉已然不能满足治疗需求,最近一次检查邱爷爷的血红蛋白量只有37g/L,血小板计数也只有49×109,十分容易出血。因PICC径路存在部分装置外露,着衣及洗浴欠方便,维护较频繁等不足,故首选输液港置入;又因为患者存在严重的基础病(颈椎病),加之颈部过短,经颈胸壁置港所需的颈部过伸体位不能,经过多学科会诊综合邱爷爷病情及后续治疗需求,主管医生与静疗护士对他进行了综合评估,医护一致决定为邱爷爷留置手臂港(经上臂静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以为他量身建立长期、高效、便于管理的静脉导管通路,并能同时兼顾治疗要求、生活及心理需求,好处多多。
在与邱爷爷及其家属沟通后,由甲乳外科主任刘钢及静脉治疗专科小组成员卜希凡共同协作,成功完成了超声引导下手臂输液港植入术。经术后回访,邱爷爷无任何不适,穿刺点无红肿、无渗血渗液、血管通路输液通畅。
什么是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以下简称手臂港)呢?刘钢主任介绍,手臂港是以贵要静脉、肱静脉等作为入路,植入导管,将港座完全埋入手臂皮下,长期留在体内。其优势在于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更方便,更长久。该技术能避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引发的气胸、血胸和夹闭综合征的风险,且患者体表无导管,避免了导管脱出,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手臂港其囊袋切口小、隧道短、疼痛轻、创伤小,避免了胸壁输液港的异物摩擦感。港座的囊袋在手臂内侧,更加隐蔽美观。输液插针时仅需患者上卷衣袖,能更好地保护患者隐私。且手臂港一般每4周维护一次,避免频繁换药,能有效降低因维护不当引起的感染,减少维护管道的经济成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手臂港穿刺部位洗浴不受限制,大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7A护理:卜希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