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老人健康,我院心理健康课程走进社区

2023-09-01

夏秋交替的季节,天气过于炎热,气候干燥,环境炎热季节,尤其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不少人会感到心烦气躁、睡眠障碍、思维紊乱,往往为一点儿小事便大动肝火,这就是“心理中暑”,又称“夏季情感障碍”。

为了让社区老人们有一个好的心情好的睡眠,让他们远离失眠的烦恼,822下午,在狮山横塘街道学府社区邀请下我院精神科刘松柏副主任医师来到学府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们开展睡眠心理健康讲座。

刘医生从老年人的生活规律、环境等方面的改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就老年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针对如何积极防治老人的心理疾病,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提出了老年人应当学会自我调节;同时建议老年人多参加运动,多结交朋友,从事有意义的活动,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多学习多动脑、保持乐观心态。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刘医生除了给大家做健康宣教外还传授了部分专业实用知识。考虑到大部分是老年人听众,在讲座过程中,刘医生还引用了诸多生动的案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现场教会大家放松训练的方法。现场老人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今天讲课的内容都是干货,实用

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刘医生以下建议:

第一遵循有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同一时间起床,周末的时候也是这样第二维持一个合适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卧室光线的明亮度,安静、湿度、温度的适宜的状态,那么我们的睡眠将会大大改善第三要选择一些合适的卧具,对于不同的病人,我们在选择卧具的时候,注意遵循一个科学原理第四睡姿的调整那么我们建议右侧卧位为好,这样可以利于肌肉放松消除疲劳。但是对一些病人的睡眠姿势,也是因疾病的相关性质而进行选择的第五避免睡前兴奋睡前兴奋可以导致失眠、多梦。睡前不要做一些高强度的活动,不看一些紧张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不看一些让兴奋的一些书籍第六调节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一般以醒来全身舒服,精力恢复,身心轻松为好第七睡前做一下泡脚,使血管扩张,引导气血下行,使睡意朦胧第八睡前不要进太多的食物第九睡前少饮水,先小便第十定期运动运动可以帮助进入一个自然睡眠的状态一般在黄昏的时候,可以运动一下,保持一个舒适的状态。                                                

国际医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