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高医临床营养科陶琳主任带您一起了解罕见病—— “植物谷固醇血症”的营养管理

2025-01-07

近日临床营养科接诊了一位28岁小伙子,BMI指数不高,患高脂血症脂肪肝病史多年,自行饮食运动干预处理。2年前因重症胰腺炎、高脂血症之后,口服欧玛可、力平脂降脂治疗,平素遵循低脂饮食,严格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的饮食原则,但随访多次查血脂仍偏高,尤其以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为主,最高可达10.50mmol/L,并发现多吃一些粗粮食物后血脂反而有明显的升高。此次因再次腹痛并发胰腺炎入院,在临床医生的建议下,经基因检测结果提示谷固醇血症2型。小伙子面对饮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临床营养科陶琳主任会诊后为他解决了这个困惑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了详细的个体化饮食方案,指出谷固醇血症的饮食管理是不同于以往高脂血症饮食原则,否则会引起患者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植物谷固醇血症(sitosterolemia),植物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发病率为一百万分之一,这是由于ABCG5和ABCG8两个基因发生了变异所致。这些基因突变导致机体无法正常地处理植物固醇,使之体内植物固醇的吸收增加、排泄减少,从而引发体内植物固醇浓度异常增加。过高浓度的植物固醇水平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启动炎性反应,进一步促进大量泡沫细胞和脂质斑块形成,最终引起皮肤黄疸、动脉粥样化以及各种炎症症状,甚至有可能引发贫血或大血小板数量下降等出血问题。植物固醇又名植物甾醇,在结构上与动物性甾醇(如胆固醇)相似,主要来源于植物细胞膜中,如坚果、豆类、种子等食物。

1.严格饮食控制:

1)要控制植物固醇的摄入:应避免食用富含植物甾醇的食物,例如橄榄油、小麦胚芽、豆类、粗粮和坚果等。此外,贝类海带、巧克力、人造黄油、牛油果和椰子肉等食品也含有植物甾醇,因此需要尽量避免。

2)减少摄入胆固醇:减少或避免摄入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2.替代食物选择:使用精加工的大米代替谷物摄入,选择植物谷固醇血症指数低的植物油,如山茶油、茶油,大部分的蔬菜水果中植物甾醇含量较少,可以选择食用。

3.营养补充:

1)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非海鱼)、豆制品等,以满足身体需要。

2)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3)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由于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应适当补充富含钙、铁等矿物质的食物。

4.生活建议:

1)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2)定期就医体检:定期监测血脂、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植物谷固醇血症患者的营养指导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严格的饮食控制、营养补充、生活建议等综合管理,以全面降低血浆中植物固醇含量,减轻患者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临床营养科:高莉莉

审核: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