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将开展“世界慢阻肺日”多学科义诊活动

2025-11-13

202511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为了更有效提高公众对于慢阻肺的疾病认知,加强其对慢阻肺长期管理的认识,改善其长期生活质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医康复科、营养科和药剂科将于20251120日举行多学科义诊活动,欢迎广大市民们前来参加。

义诊时间:20251120日上午8:00-10:00

义诊地点: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门诊一楼大厅

义诊专家:关键主任医师、朱明训副主任医师、陶琳主任医师、赵金荣副主任中医师李瑛副主任药师、吴金兰主任护师等专家

义诊福利:义诊当日前30名可免费肺功能测定,免费测血压及指脉氧饱和度。咨询电话:0512-69585129

 【附】相关知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科普知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以及喘息和胸闷等症状。

在我国,慢阻肺病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三高”特征,亟需加强防控。我国慢阻肺病患病人数高达约1亿,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年死亡近100万人,是仅次于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三大致死疾病,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慢阻肺病的公众知晓率不足10%,仅有不足3%的慢阻肺病患者知晓自己患病;轻症慢阻肺病是药物干预的最佳时期,我国超90%的患者为轻症患者,但仅约10%的轻症患者被正确诊断,在轻症阶段得到有效干预的比例更低。因此,我们要大力宣教慢阻肺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知晓率,做到早防早诊早治。

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空气污染、生物燃料的暴露、灰尘、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有家族病史。建议有以上危险因素,出现反复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以及喘息和胸闷等症状的慢阻肺高危人群,及早来医院呼吸专科检查胸部影像、肺功能等确定诊断,及早给予规范治疗。

呼吸科专家建议慢阻肺患者:第一,戒烟。戒烟是降低慢阻肺发病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第二,改善工作居住环境。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需要做好职业防护,减少油烟、有害烟雾粉尘的吸入;第三,慢阻肺患者要遵医嘱规律使用药物。对于吸入性药物,患者要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不要自行停药,定期复诊评估治疗反应,根据病情变化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第四,适度锻炼。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慢阻肺患者适当做有氧运动、积极的肺康复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第五,预防感染,接种疫苗。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在秋季入冬前或者春季,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预防感冒和肺炎,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