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房颤3年心悸、胸闷反复 射频消融术让患者康复

2020-12-09

12月9日,城市商报报道我院心脏中心治疗房颤患者,张孝忠主任进行了健康提示。

房颤3年心悸、胸闷反复

射频消融术让患者康复

《城市商报》2020年12月09日 A05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张伟国)今年54岁的陆先生患有阵发性房颤,3年来心悸、胸闷反复发作,最近更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一直以来的药物治疗也只能控制症状却不能彻底根除,这让他困扰不已。近日,根据他的病情,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为他进行了房颤射频消融术,手术后陆先生的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介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达1000万人,已经成为新的“流行病”。

  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且心跳有时可达100-160次/分,频率往往快且不规则,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因此,房颤一旦发生,严重危害市民健康。张孝忠表示,房颤会让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倍、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倍、痴呆风险增加2倍、死亡风险增加40%-90%,并且会降低生活质量,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吸烟与被动吸烟、饮酒、肥胖、不良情绪等是引起房颤的原因。张孝忠提醒,房颤一旦明确,均需要进行治疗。目前,房颤的治疗包括:预防房颤的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并发症;控制房颤发作时的快速心室率,改善生活质量;转复房颤心律,使之恢复并且长期维持正常窦性心律。“但是,房颤的最根本治疗是手术治疗。”张孝忠表示,目前,药物治疗无法满足患者根治的需要,只有手术治疗才能达到,“微创介入手术是临床主要根治方法,包括射频消融手术和冷冻球囊方法,其中射频消融手术对所有适合手术的房颤病人均可采用,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房颤的常规根治方法。”


  小链接


  科室介绍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是高新区临床重点专科,包括普通病区、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导管室、心功能室,拥有大型DSA、128道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美国GE公司心脏运动平板系统、日本AND动态血压系统等高端设备。

  现有医生15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5名。学科带头人张孝忠原系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307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各种心脏起搏器植入及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诊治,已开展心脏介入手术7000余例,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

  心脏介入治疗是该院心脏中心学科特色,尤其是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技术,与传统操作相比,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另外,该院心脏中心还开展了左束支生理性起搏治疗缓慢心律失常、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治疗等新技术,能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


Copyright © 2020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