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干眼症并非成年人“专利” 专家提醒:这些行为要注意
干眼症并非成年人“专利”
专家提醒:这些行为要注意
《城市商报》2021年06月16日 A05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鲍琪 实习生 陆傲)7岁小女孩婷婷在上课时,总是不停地眨眼和揉眼睛,而且还经常伴有眼部刺痛感,用了很多滴眼剂也没见效。近日,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过敏性结膜炎合并干眼症。专家提醒,干眼症并非成年人“专利”,家长应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该院眼科主任周丹介绍,干眼症也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泪液和眼球表面多种因素促成的眼病。传统观念认为,干眼症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与泪液分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有关,然而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高强度用眼,也很容易出现类似于成年人的干眼症症状。尤其幼儿还伴有闭眼、揉眼、痛痒、红肿、异物感甚至视力波动等现象,与过敏性结膜炎很难区别。同时,儿童干眼症还容易与屈光不正、儿童抽动障碍等病混淆,导致误诊漏诊。
“各种电子科技产品得到大范围普及,加上某些不良的教育方式,这些诱因和危险因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干眼症的发生率。”周丹说。此外,偏食带来的营养不良或不均衡,致使体内维生素A缺乏,易使结膜杯状细胞受到损害,不能正常分泌粘液,最终也会造成干眼。
周丹提醒,家长应增强对儿童干眼危害性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眼睛干涩、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等症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同时应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时休息,连续看书写字的时间不宜过长,尽量远眺让眼睛放松,避免长时间接触电子设备。此外,要注意饮食均衡,充分补充维生素A,多吃动物肝脏、奶制品、蔬菜、水果等含磷脂高的食物,既能预防眼睛干涩不适,也可以避免夜盲。“千万不要滥用滴眼液,多数眼药水中包含的防腐剂会损伤泪膜功能,反而促使干眼症的发生。如果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