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鼻腔反复出血啥原因 鼻内镜深入“盲区”找出症结

2022-01-19

鼻腔反复出血啥原因

鼻内镜深入“盲区”找出症结

《城市商报》2022年01月19日 A04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李晶)梁先生鼻腔反复出血,用了药也不见好,到底症结在哪?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运用鼻内窥镜,深入传统检查“盲区”找出症结,并在鼻内镜下,精准手术切除了症结。术后不到1周,梁先生康复出院。

  3个月前,40岁的梁先生感到鼻塞,反复出现鼻腔少量出血,以为是空气干燥引起的,就没在意。半月前他再次出现鼻出血,附近医院诊断为鼻粘膜糜烂。用药后,梁先生仍有鼻出血的情况,于是来到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经鼻内窥镜检查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发现双侧鼻腔息肉,随后的鼻窦CT检查还发现了双侧鼻窦炎,需要手术治疗。

  王鑫介绍,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变态反应(过敏)和鼻粘膜的慢性炎症(鼻炎、鼻窦炎)是引起鼻息肉的重要原因。息肉比较小的时候,可能只有轻微的鼻塞、流涕、嗅觉下降、头痛等症状,随着鼻息肉的增大,鼻塞会越来越重。如果伴随鼻窦炎,还会有较多的粘脓涕,甚至因为鼻腔粘膜糜烂导致鼻腔出血。有的患者还无法正常用鼻腔呼吸,夜间睡眠时候出现打鼾,早晨起床出现口干、口臭等;还有患者鼻息肉脱入后鼻孔,就会引起中耳炎,出现耳鸣、耳闷甚至听力下降。

  据悉,目前鼻息肉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的综合治疗方式。“鼻内窥镜检查能帮助及早发现鼻息肉。”王鑫表示,由于耳鼻咽喉位于头面部深处,且腔洞细小,视野小、光线不足,传统的检查方式只能用肉眼进行观察,往往容易形成检查“盲区”,检查准确性大大降低。该院常规应用鼻内窥镜检查和薄层鼻窦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鼻腔、鼻窦内隐匿的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在鼻内窥镜下进行微创治疗,出血少、恢复快,大大提高疾病治愈率。

  小链接: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与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合作科室。拥有Olympus电子喉镜及成像系统、英国吉姆鼻阻力及鼻声反射仪、Storz鼻内窥镜超高清成像系统、美敦力手术动力系统、Bonss低温等离子消融设备、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设备、CO2激光手术仪及丹麦听力检测设备。

  科室常规开展鼻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各种鼻科疾病,以及鼻腔泪囊造口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等鼻内镜相关手术治疗;开展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成人及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开展鼾症手术治疗,包括腭咽成形术,以及喉部及颈部常见疾病和肿瘤的手术及微创治疗、耳显微外科和耳内镜手术;开展眩晕的诊断及治疗,耳石症复位及前庭康复、耳鸣及耳聋的诊断及治疗。听力中心可进行成人、儿童及新生儿听力系统全面的听力检查;门诊可进行耳内镜、鼻内镜、咽喉电子喉镜检查及诊疗项目,鼻阻力及鼻声反射功能检测、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及过敏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

  学科带头人王鑫,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科室主任,在医科大学直属三甲医院工作近20年,擅长耳鼻咽喉常见病疑难病诊治,尤其是鼻炎、鼻窦炎诊断治疗及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鼻部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