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冬季脑卒中高发 这些“干货”高危人群要知道

2022-01-20

冬季脑卒中高发 这些“干货”高危人群要知道

《城市商报》2022年01月20日 A02版

  本报记者 陆八月


  一到冬季,脑卒中的患病率就会呈上升趋势,其中老年人易被缠上。然而,脑卒中并非老年人“专利”,年轻人同样会中招。记者了解到,近期我市各大医院脑卒中患者门诊量和住院量较平常明显增多。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脑卒中,如何降低其带来的危害?

  糖尿病导致脑卒中

  这些危险因素要了解

  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神经内科病房内,新增的脑卒中中老年患者中,不少人有“三高”或心脑血管病史。既往有糖尿病史的张老伯是典型的一例。

  事发当天凌晨,年过六旬的张老伯突发肢体乏力、吐字不清晰症状。好在家人对卒中有一定的认识,察觉情况不对后,紧急将张老伯送至市立医院北区急诊。急诊医生初步判断为急性脑卒中,立即开启医院卒中绿色通道,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经过紧急救治,张老伯意识恢复。

  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顾永泉介绍,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其发生往往伴有危险因素存在,如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抽烟、缺乏运动等,最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身上。尤其是近期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变化大,更易刺激血管,使得发病几率增加。

  顾永泉强调,脑卒中患者复发率很高,因此需将预防贯穿生命全过程。患过脑卒中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检查及治疗,控制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等高危因素。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坚持有规律地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

  发病呈现年轻化

  牢记“120”快速识别口诀

  年仅33岁的李先生突发讲话口齿不清、右侧手臂发麻无力,起初症状并不严重,便没有在意。然而,症状持续了两天仍没有缓解,他这才感觉不对劲,来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脑卒中。由于错过了发病后的4-5小时黄金救治时间,无法进行静脉溶栓,医院为他用药物进行了治疗。

  记者了解到,李先生既往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基础病,但有1天1包烟以及三餐不规律的不良生活习惯。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导致脑梗死的“罪魁祸首”是血管炎,这是风湿免疫疾病的并发症,由自身抗体“攻击”颅内血管导致,是较为少见的脑卒中致病原因。目前,神经内科初步治疗后,正联合风湿免疫科合作为李先生进行相应治疗。

  “动脉硬化是大家熟知的脑卒中发生原因,但其实还有很多少见原因,尤其是年轻人,如血管炎、颈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等。”该院神经内科主任马临庆提醒,市民应重视脑血管病,尤其现在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由于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四高”特点,发病后的4-5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在此期间救治,能将危险降到最低,救治效果更好。

  马临庆表示,市民要牢记“120”口诀:“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检查2只手臂平举是否单侧无力,无法抬起;“0”聆听是否口齿不清。一旦有这些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