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近期患者增多 警惕心血管“倒春寒”!

2022-03-10

近期患者增多

警惕心血管“倒春寒”!

《城市商报》2022年03月09日 A05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李科)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在冬季时,很多中老年人都十分注意养护心脑,但春天气温回升后却会放松警惕,孰不知“倒春寒”威力不小。40多岁的李先生近日早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及时救治,他得以转危为安。

  据了解,李先生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一直规律服药。最近由于天气转暖,他便减少了穿着,出门吹风回家后便有点不舒服。事发当天早上6点,他突发胸闷、胸痛,持续不见好转,赶忙来到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医生会诊后,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给予抗栓、扩血管等处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现李先生心脏的一支大血管闭塞。专家团队立即安排手术,成功为他植入一枚支架,开通闭塞血管。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中老年人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更易复发。记者从该院了解到,这段时间前来就诊的心血管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危急重症者不少,大多为慢性疾病急性发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过10人。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提醒,季节交替、气温骤冷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遭遇心血管的“倒春寒”,因此慢性疾病和体质虚弱的人群需特别当心,防患于未然。“中老年人如果出现头痛、头晕、胸闷、血压突然升高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张孝忠建议,市民应注意保暖,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在外出前要尽量穿暖和一些;习惯进行户外运动的中老年人,不要在早晨过早运动,应等到太阳出来后再锻炼;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谨慎用药。在饮食方面,春季饮食应该以清淡、温补为主,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但要避免过度进食,戒烟戒酒,多喝水。“很多老年人长时间宅在家里,可能会闹情绪,出现脾气暴躁,此时要学会修心养性,做一些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

  链接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是高新区临床重点专科,包括普通病区、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导管室、心功能室。拥有大型DSA、128道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美国GE公司心脏运动平板系统、日本AND动态血压系统、动态心电系统、有创心功能监护仪等高端设备。

  现有医生15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5名。学科带头人张孝忠教授原系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307医院)心内科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各种心脏起搏器植入及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诊治,已开展心脏介入手术7000余例,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

  心脏介入治疗为学科特色,尤其是以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为特色技术,与传统操作比较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病人感觉舒适等特点。开展房颤射频消融、左束支生理性起搏治疗缓慢心律失常、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治疗等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有效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