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5名苏医生踏上千里援藏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5名苏医生踏上千里援藏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2-03-11 16:45:41
原创
【看苏州专稿 文/钱果】
“援藏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待了却的心愿。扎西德勒!”3月10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李秀英在出发援藏前,说了这样一句话。 就在昨天,2022年苏州市援藏医疗队的5名队员,正式启程奔赴拉萨市林周县人民医院,在3650米海拔的雪域高原之上,他们将开启为期近两年的援藏支医工作。 据了解,这5名队员都是苏州各大医院中的骨干力量,在岗位上有着突出成绩。面对援藏任务,他们信心十足:我们要力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苏州医疗队! 林周县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南侧,平均海拔约3800-3900米,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比较恶劣。面对挑战,李秀英说,“再难的路,也会坚定地走下去”。 记者了解到,李秀英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从事院感工作十余年,先后多次被评为苏州市医院感染管理先进个人、医院优秀干部等。本次援藏医疗队号召以来,李秀英积极响应,最终凭借丰富的医学资历,成为2022年援藏医疗队队员之一。 在出发前的欢送会上,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潘凌首先代表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党委,表达了对李秀英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援藏的谢意、敬意。“身为女同志,却身怀大能量,感谢为援藏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你!” 值得一提的是,在欢送会上,两位既往援藏人员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鲍磊、医务科副科长徐志明也分享了他们的援藏经历。他们说,援藏是宝贵的人生经历,可以从中得到历练,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他们还讲述了自己在适应高原环境、临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亲身经历,分享了援藏工作给他们带来的成长。 “这是一段不寻常的人生经历。”鲍磊说,在克服了高原反应后,和当地的同行一起救治病患,让一例例不可能变成可能,这种特殊的成就感,意义非凡。 “那里环境虽然艰苦,援藏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藏族同胞的淳朴和友善,以及对待医务人员的那份理解、宽容和信任,会让人很安心。特别是他们信任的眼神,总能带给我力量!”医务科副科长徐志明说。 面对大家的殷殷嘱托和温暖鼓励,李秀英对即将开展的援藏工作满怀信心与期待。“再难的路,我都会坚定地走下去,不负重托,牢记使命,为守护雪域高原居民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万水千山苏医情。据了解,截至目前,苏州已累计派出援藏医务工作者70余人。他们跨越万水千山,来到雪域高原,在当地医院尽心尽力。从硬件投入到能力帮扶,从业务技术引进到医院精细化管理,他们让一支“带不走的苏州医疗队”向下扎根,向上结果,用实际行动诠释“藏汉一家亲”。 2022年苏州市援藏医疗队成员介绍 葛劲超 中共党员,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在各类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还曾作为苏州市团市委第25批青年志愿者队长前往陕西进行支医工作,同时多次在当地组织参加各类义诊活动,将全民健康的理念从苏州带到了陕北,荣获苏州市十佳青年志愿者,苏州市卫生健康系统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苏州市2020年度卫生健康系统优秀一线抗疫青年。 谌福霞 中共党员,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妇产科专业,熟练掌握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的处理及治疗。 段超勤 中共党员,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 在消化系统常见病及消化道早癌诊治方面有比较丰富经验,主持苏州市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多项。 李秀英 苏州市高新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兼消毒供应中心主任,主任护师,苏州市防痨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苏州高新区科研课题1项,参与市级科研课题2项,在专业相关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获得“苏州市医院感染管理先进个人”等称号。 陈同磊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担任病区秘书,擅长腰背痛及创伤的诊疗。曾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援黔,任印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担任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运动医学学组委员,发表中英论文多篇,参与苏州市级科研项目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