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七旬老伯胸闷气喘 一查竟是肺腺癌 肿瘤引发大量胸腔积液 专家提醒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2022-05-12

七旬老伯胸闷气喘 一查竟是肺腺癌

肿瘤引发大量胸腔积液 专家提醒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城市商报》2022年05月11日 A04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夏轩)葛大爷最近消瘦明显,连续3天胸闷气喘,便前往医院就诊。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抽丝剥茧”的检查下,明确症结为肺腺癌。

  葛大爷年轻时从事开山采石工作,有长期吸烟史,近3个月消瘦十分明显。胸部CT提示,右肺有肿块,且伴有大量胸腔积液。结合葛大爷的情况,医生初步考虑可能是患上了肿瘤。穿刺活检是明确肿瘤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葛大爷已近70岁,考虑到他的年龄,医生征得家属意见选择抽取胸腔积液。最终,在送检的胸腔积液中找到了癌细胞,明确诊断为肺腺癌。

  记者了解到,胸腔积液简称胸水,就是胸膜腔积液。一般情况下,正常胸膜腔内会有3-15毫升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正常人每天有500-1000毫升的液体动态形成与吸收,但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就会形成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性和渗出性两种。“临床上,年轻人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多数考虑结核性胸腔积液,但不是绝对,老年人的渗出性胸腔积液除了考虑感染,且需着重考虑可能是肿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关键介绍,胸腔积液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感染、出血、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渗出液以及心衰、低蛋白引起的漏出液等,其可以是胸部或全身的一部分,因此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关键表示,如果任由胸腔积液增多,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葛大爷的胸腔积液考虑是由肺腺癌导致的恶性胸腔积液,而恶性胸腔积液是很多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一旦确诊多属晚期,基本上无手术机会,部分病例可考虑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对化疗不敏感、放疗也没适应症或无效者,可考虑行胸膜粘连、化学性胸膜固定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因此,患者一旦胸片或者胸部CT提示胸腔积液后,一定及时住院完善相关检查,早明确原因,早进一步作治疗。”关键强调。

  小链接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学科,是目前江苏省二级医院中唯一的全国示范单位,也是高新区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由普通病区、重症监护病房、睡眠监测室、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肺功能室及呼吸内镜室组成,拥有美国bird呼吸机,伟康、凯迪泰无创呼吸机,迈斯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仪,德国耶格大型肺功能仪,日本OLYMPUS 支气管镜及床边支气管镜,美国安波澜多导睡眠监测仪等先进设备。

  学科带头人关键来自医学院校直属三级甲等医院,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癌、胸膜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以及呼吸内镜下的操作和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