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胸椎爆裂性骨折难走路 “杂交手术”让阿婆挺直腰杆
胸椎爆裂性骨折难走路
“杂交手术”让阿婆挺直腰杆
《城市商报》2022年05月18日 A04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何毅)“现在终于能够站起来走路了,这种感觉太好啦!”近日,胸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龚阿婆,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杂交手术”后,成功挺直腰杆、恢复正常行走。复查时,她连连向骨科主任刘勇送上感谢。
日前,60多岁的龚阿婆因不慎摔倒,造成胸12椎体爆裂骨折,椎体压缩严重。当地医院计划实施椎体成形术,但考虑到她骨折椎体碎裂严重,手术“骨水泥”渗漏风险较大,且椎体压缩超过椎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单纯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恐难以恢复高度,从而造成脊柱后凸畸形。
正在为难之际,龚阿婆家人了解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脊柱疾病微创治疗中心在治疗此类病例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于是,一家人满怀希望地来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骨科主任刘勇详细问诊后,决定采用“椎弓根钉棒技术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这种“杂交手术”进行治疗。
术中,刘勇率团队采用椎弓根钉棒进行固定,并复位压缩的胸12椎体,随后,分别于骨折压缩椎体两侧椎弓根注入“骨水泥”,填充爆裂骨折的骨缺损处,最大限度地恢复椎体高度,“骨水泥”也为脊柱发挥了即刻稳定的效果。术后一周,龚阿婆就能佩戴护具下地行走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了解,2020年4月,在刘勇的带领下,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成立了脊柱疾病微创治疗中心,重点开展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以及腰椎退变性滑脱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至今已为近200例患者实施了微创手术,其中,不少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接受了椎体强化术,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避免了长期卧床的不便和痛苦,减轻了患者的腰背痛和伤残程度,且术后两年内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小链接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是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重点合作科室,拥有超净化手术室(达到器官移植标准)、美国通用公司C型臂X射线机、超声骨刀、JOIMAX椎间孔镜系统、骨科专用牵引床、骨折专用碳素手术床、关节镜、蔡司高倍显微镜、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CPM)、红外线治疗仪、频谱治疗仪、下肢气压泵、冲击波等先进诊疗设备。
中心自成立以来,依托椎体强化术、椎间孔镜技术、显微镜通道技术以及UBE技术(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和显微镜下MIS-TLIF手术(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体间融合术)开展了大量工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以及腰椎退变性滑脱等疾病,可针对不同的病患,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科现有医生20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9名,其中医学博士2名、医学硕士9名。学科带头人刘勇博士在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担任骨科脊柱专业首席医师,精通脊柱微创手术,为苏州乃至周边地区的脊柱疾病患者送去福音。
骨科下设三大专业:脊柱专业,脊柱微创特色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腰椎退变性疾病以及各种颈椎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创伤专业,开展骨盆骨折、脊柱骨折、四肢多发骨折治疗,尤其在微创治疗四肢骨折方面是特色;关节专业,肩、肘、髋、膝、踝关节创伤及慢性疾病的治疗,并开展各种关节镜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