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今天我出镜丨张赢:患者拿着报纸剪贴本来找他看病

2024-01-22

今天我出镜丨张赢:患者拿着报纸剪贴本来找他看病

地方平台发布内容
苏州学习平台
2024-01-22
作者:张敏敏

近期,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张赢主任出门诊时,被一对老夫妇的举动“震”到了!就诊患者竟带来多年收存的一大本关于张赢主任诊治患者的报纸报道。

那天上午,张赢主任像往常一样亲切地送走就诊患者,点击叫号下一个患者后,不到一分钟时间,一对老夫妇敲门后走了进来,大叔走路右腿明显的踮脚。“大叔,您请坐!”“哪里不好啊?”虽说张主任基本可以判断他的右腿有问题,还是温和地询问道。老人家没有直接回答,笑笑说:“您先看一样东西。”说罢,扭头看看他老伴儿。此时的阿姨,早已从手提袋里拿出一个厚厚的大日记本,放在了张主任面前。张主任很是惊奇地问道:“这是什么?”阿姨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是剪辑、收纳的报纸,基本上都是关于您的报道。”说着,小心地一页一页翻开,足足有二十张,很工整地被剪了下来,整齐地粘在日记本上,其中最早的报道时间是三四年前。张主任既震惊又激动,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敬重地和二老分别握手,表达致谢。

剪辑、收纳关于张赢主任的报纸

原来,这位大叔患右股骨头坏死十余年,这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常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起初病情不重,长期中药治疗,似乎不好不坏,也就不太在意了。近两年症状越来越重,疼痛导致行走困难,下蹲、穿鞋袜明显受限,严重时不能下床。二老和家人也都紧张起来,辗转多家医院,大都建议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老人说,一是出于对手术的心理恐惧,二是听一位医生朋友说,人工股骨头术后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加上已经六十多岁,担心还要二次手术,于是便想办法尽量保守治疗,延缓手术时间。但通过长达7个多月的中西药、理疗等方法的尝试,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疼痛继续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睡眠质量差,精神状态处于崩溃边缘,夫妻二人也是终日郁郁寡欢,家里再也没有了温暖的气息。

二老平日也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偶然在《姑苏晚报》上看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相关的报道,觉得很神奇。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老开始收集有关张主任的报道,并整齐地裁剪下来、精心地粘贴在本子上。随着资料的增多,越发详尽地了解到张主任在各种顽固性疼痛治疗上有特色技术,口碑也好。二老决定不再观望,开启了网上预约的就诊之路,这才有了拿着报纸就医的那一幕。

张赢主任详细了解情况,从沟通中也清楚了患者的求医意愿。患者表示,自己晚年生活不能一直卧床——这带来的一系列的家庭负担无法想象;又对开放性手术所需面对的顾虑不能接受,现在只想疼痛能减轻,活动有所改善就行。在全面、认真地了解病情后,张主任从医学角度上客观分析说,大叔的股骨头是否必须、即刻手术在两可之间,如果坚决抵制,疼痛科目前的技术,对于减轻疼痛,改善症状,是可以做得到的。二老喜出望外,说即便无效,也就甘心了。

其后,在张赢主任及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症状一天天在改善。一周后,大叔疼痛和行走障碍基本得到缓解。每次张主任查房时,二老的脸上也总是洋溢着笑容,主动汇报着改善的程度;病房的走廊里也总能看到二老悠闲散步的身影。二老的家人们也惊奇地说:“当初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治疗的,结果效果如此出乎意料,这是绝对想象不到的。”二老还特地情真意切地写了一封长信,表达感激之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只要看到有新患者住院,二老就像“爱心宣传员”一样,主动、热心地给对方讲解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技术如何精湛、服务如何温馨、环境如何整洁,还鼓励他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说张主任他们会有办法解决的,并不厌其烦地讲述亲眼所见某某某患者从外省市慕名而来,在这里治好了他们的疑难杂症。

张主任常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尊重病人的就医需求,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合理范围内达到患者的理想状态,对患者来说是希望,对医务人员来说,更是工作价值的体现。

“学习强国”苏州学习平台编辑部

电话:0512-65227688转3188

邮箱:szxxpt3103@163.com

来源:“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陶渊超 梁海燕 翟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