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简介
科室概况
急诊医学科是苏州市区域性医学救援保障中心,高新区临床重点培育专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合作科室。设有急诊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急诊内科、外科、儿科;急诊影像、急诊检验、急诊超声,下辖急诊120、高压氧等。现任学科带头人梅冰院长,凌受毅为科主任,现有临床医师20人,护士4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1名,硕士3名。
医疗特色
已创建国家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与上海新华医院急诊科合作,承担了苏州高新区危重病患者救治工作,年均急诊量15万人次,抢救危重患者4千余人次;充分发挥了平台科室、支撑科室的作用。
拥有自动心肺复苏机、低能量双向波除颤仪、临时起搏器、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骨髓腔输液设备、中高档呼吸机、床边超声机等先进设备。常规开展心肺复苏、心律失常电复律、临时心脏起搏、经皮微创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骨髓腔输液等技术。对心脏骤停、休克、严重创伤、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脑卒中、ARDS、脓毒症等危重病人具有丰富的救治经验。
形成了急诊心脑血管病的综合救治、中毒及脏器功能支持、道路交通伤的防治等专科特色。心肺脑复苏、呼吸支持、危重病的高压氧治疗在急危重症领域处于苏州市高新区领先地位。
专家介绍
梅冰 急诊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院长。原长海医院急诊科主任,全军急救专业委员会危重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会常委、上海市急诊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内科年鉴》编委,主编《急诊医学》(科学版)、《内科急诊》(科学版)、《急救医学》(二军大版)。发表SCI及其它核心期刊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危重病基础及临床、内环境紊乱及生命支持、心肺脑复苏、休克以及重症监护等。
凌受毅 急诊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院内救治组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分会委员,苏州市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家级医学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长期从事急危重症救治的临床工作,尤其擅长心肺复苏、心力衰竭、急性胸痛、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对休克、脓毒症、心肌梗死、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朱春丽 主任医师,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杂志发表专业论文12篇,获苏州市应急比武大赛二等奖。长期从事内科及急诊工作,擅长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的诊治。尤其擅长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的综合诊治。熟练掌握急诊重症监护技术,掌握心肺复苏、心律失常电复律等技能。
梅冬兰 副主任医师,科秘书、教研室助理,重症医学专业,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杂志发表专业论文5篇,从事重症医学救治及急诊急救工作15年。多次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ICU进修学习。熟练掌握床旁超声诊断评估技术、呼吸支持技术、血液净化、经皮气管切开、骨髓腔输液、血流动力学监测等脏器支持技术。在各类急危重病的诊断评估、治疗方面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心肺复苏、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及颅脑损伤等危重患者的救治。
科室联系电话:69585060(急诊科) 69585060(高压氧舱)
科室团队
学科带头人:梅冰 凌受毅
科室骨干:朱春丽 梅冬兰 王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