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与营养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前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进食是我们每个人的生理需求,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和乐趣。但是有些人却因为疾病或器官功能退化导致出现吞咽障碍,而被剥夺了享受美食的权利。
大家肯定见到过这样插着管子的患者——长期留置的鼻饲管和胃造瘘管。对于很多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这是为了维持他们生理所需营养的不得已选择。目前在国内临床工作中,吞咽障碍一旦发生,留置鼻饲胃管和胃造瘘是常被选用的提供营养的方法。
什么是吞咽障碍呢?
吞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物由口腔转运至胃的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不能安全进食并获取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的症状。
吞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种疾病可导致吞咽障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神经病变、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疾病、口咽部器质性病变、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吞咽障碍的并发症存在营养不良、误吸及误吸性肺炎、脱水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吞咽障碍程度,延长住院时间、恶化疾病转归、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什么是IOE呢?
IOE全称是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ntermittence 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简称IOE),根据需要间歇经口途径放置导管至食管,流质营养物质通过该导管注入食管内,通过自身胃肠消化吸收提供机体营养支持的方法。
为什么要用IOE?
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营养管灌入糊状或者流质食物,能有效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于早日康复,还可以预防感染和避免反流。
IOE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长期留置,没有创伤,只有进食的时候需要插管,患者的接受度高,依从性好;进食量较大,能够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也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因长期留置引起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院康复科在郑州大学吞咽障碍研究所的支持和帮助下,2017年就已成功开展IOE技术,并获得郑大吞咽障碍研究生苏州科研基地的授牌。IOE技术的开展受到患者的肯定和好评,有很多带着鼻饲管和胃造瘘入院的患者,出院时不仅恢复进食功能,还体验到“无管一身轻”的自在。这也是我院康复科一直践行的“去管化”的康复管理理念体现。
2021年,我院康复科又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老年全周期项目吞咽障碍管理示范推广基地,并参与吞咽障碍专家共识的编撰工作,进一步造福更多的患者。
康复医学科:孙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