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诊了一位71岁的陈大爷。大爷说自己这几年记忆力下降明显,想知道是不是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经过医生详细地量表评估、头部核磁共振检查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陈大爷最终被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早期。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呢?
神经内科马临庆主任介绍道,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90%为散发的,其余10%有宗族遗传史。阿尔茨海默病与年龄密切相关,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显著上升。阿尔茨海默病通常隐匿起病,持续进行性进展,主要症状包括认知功能减退,特别是记忆力下降,以及语言障碍、精神和行为异常等,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病在确诊之前有很长一段进展的过程,包括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等阶段。如果怀疑阿尔茨海默病,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来明确诊断。首先是神经心理评估,通过专业的认知量表检测,评估患者的记忆力、计算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执行能力及视空间能力等认知域的受损程度。同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观察大脑的结构变化,如海马萎缩等,此外,通过PET、脑脊液和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测明确有无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
马主任表示,虽然阿尔茨海默病还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药物治疗、认知训练、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传统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等)、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等。2024年,仑卡奈单抗在我国获批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减少Aβ淀粉样沉积,可减少27%患者疾病进展速度,目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
神经内科 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