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度高医阅读时光 ——写在医院第三届“读书月”征文活动结束之际

2019-05-31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历时一个月的第三届“读书月”主题征文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据近日汇总统计,活动期间收到符合征文要求的读书心得79,并已陆续在医院内、外网、微信、院报等平台展示,以供大家一起赏读。

恰好的书,让我们共度了高医阅读时光

4月中旬,借助通讯员、中层管理、职工群等工作微信群,我们首先通知科室积极参与读书月活动,积极推荐经典名篇。活动序曲一开启,便热闹十足,许多科室踊跃报名并提交推荐书目4月23日,我院党委发出第三届“读书月”活动倡议书,确定了本届“读书月”活动主题为“留些时间给经典”,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时间为423522日,同时公布了15个科室推荐的52本经典图书,号召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并撰写读书心得与感悟。

本次荐书涉及范围宽泛,包括古典、现当代以及外国文学;体裁形式多样,有诗歌、小说、散文等;主题丰富鲜明,或经典或励志或时尚。其后,职工们或通过苏州图书馆借阅、或下载浏览电子书、或网购早就心仪的图书等,利用工作之外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并积极撰写读书心得。

5月22日下午5点前,共收到来自神外、康复、心内、呼吸、检验、急诊、党办等近20个科室(部门)、78位同事的读后感。其中,不乏已连续三届参与读书月活动的资深读者,更有不少新的员工加入到高医读书队伍。神经外科主任高山、康复科主任杨颖、服务办主任龚慧芬、13A病区护士长郭晓丽、特需诊疗科护士长高爱平、10A病区护士长徐重萍、急诊科护士长季萍萍等人的积极参与并分享了读书心得,助推了高医人热爱阅读的好风尚。

这些读书感悟,或感慨优秀书籍带给的人性光芒与温暖;或表现经典书籍对工作生活的启发与帮助,或描写一本好书对个人情怀的感染与感动……阅读者们“我手写我心”,文字真挚、情感自然,有些征文单看题目,就能让人感受到阅读者内心的热度与美好,富有感染力,给人遐思。目前,所有读书心得已通过医院内网、外网、微信服务号、院报等平台进行了相应分享。此外,医院将于近期邀请参与征文的科室各推荐一篇读书感悟,由作者现场诵读,有声有色,继续跟大家分享阅读的魅力。

阅读的美丽,在于让人从中汲取力量

一年一度,让不少参与活动的读书人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活动结束之后,有同事这样感叹:“平日里虽然爱读书,但是很少会将读书后的体会形成文字。通过这次活动,把读书时的细腻感悟写出来,让我对图书的理解更深刻了。”“人间最美四月天,一年一度读书月。读书并分享,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同时,通过阅读别人的读书感悟,感受到心灵与心灵的邂逅,医院有这样的活动真好。”

一个月,一本书,一篇感悟。医务人员平日工作太忙碌,无暇捧起书本阅读。医院读书月活动的开展,无疑有提醒、督促读书的功效。连续参与读书月活动的徐重萍护士长就如此感慨:“时间如梭,转眼间已是第三届读书活动了。通过前两次的活动,激励我保持了读书的习惯(其实读的不多),同时也是鞭策我,让我不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读书虽然辛苦,但是苦中有甜苦中有乐。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经过这么一段时间,我粗略‘饱览群书’了,像《穆斯林的葬礼》《寂静的春天》《平凡的世界》……其实有点故意装门面……更多的时候,是与我的女儿总算能有点‘聊天的话题了’”。她的话太过谦虚。繁忙工作之余,肯去花这么多时间阅读,很令人钦佩。

在更多阅读者的眼里,邂逅一本好书,便是遇见一位知己,给人以有力支撑和帮助

“书中的思想,已然成为我的执念。无论是工作变动、生活的颠沛、事业的瓶颈,还是人世的炎凉琐碎,每每都有一种力量从精神上给我支撑,一边砥砺前行,一边享受不惧风雨的激壮和向死而生的无畏。‘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这是路遥给出了平凡生活的非凡意义,我向往这种平凡并虔诚地尊重它’。”——这是高山主任读《平凡的世界》后的深刻感悟。

“一本好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经得起岁月的打磨,经得起实践的验证。书中的学习的内驱力、情绪管控力、同理心、永远秉承第一性原理,既是褚时健个人成功的因素,也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学习,更适合我们在工作中借鉴。对于我们医院,我们年轻的康复医学科,也是处于创业的阶段,如何在医院的发展中不掉队,不迷失自己,稳步向前。“天下无易成之业,亦无不可成之业”,我想,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更细致的考量,更踏实的步伐。”——这是杨颖主任读《褚时健传》的感想。

“那段苦难的峥嵘岁月已远去,作为年轻的下一代,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这样的和平年代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中华民族复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青年医师,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更应牢记党史,艰苦奋斗。”——这是刘庆庆医生阅读红色书籍《苦难辉煌》后认识。

“生活远比你想象中的要苦,你一路走一路告别,谁都不能留在原地,谁也跑不过时间,但这不代表你经历的没意义。因为一路上失去太多,才学会珍惜现在;因为这些经历,才学会沉淀不在患得患失。有些人遇见就是告别,这或许就是相遇的意义,因为这些人才有了现在的你我,回忆都变成了温暖自己前进的动力,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这是郭晓丽护士长阅读《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的思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都要有理想,有目标,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放弃理想和目标。要有必胜的信念,也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去努力,去尝试,也许你不会成功,但是如果你放弃了,那么就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是高爱平护士长读罢《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感慨。

……

这些真挚、朴实的阅读感悟,结合了医务人员自身的工作、生活与情感体验,借助于或优美或平实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写出对书籍的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认识,赞美了人性的光辉、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们也感同身受,随同一起领悟了阅读的美丽,受感染、受鼓舞,受教育。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这些读书感悟,颂扬真、善、美,致敬崇高、勇气、毅力、智慧,展示了我院医务人员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营造了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推动了医院文化建设。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分享过自己长期读书的感悟和心得:“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他教导说:“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繁华中国/奋进高医/人间四季/捧书而读/最美的你/年华莫负/细雨润物”。学习强国,文化强院。韶华易逝,阅读无涯。让我们抓住易逝时光,读好书,好读书,继续陶醉在读书的境界里;让我们借助高医第三届“读书月”这股东风,继续保持阅读、思考、表达、分享的热忱,继续注重人文情怀的提升,让芬芳四月的满园书香,成为每一个高医人奋力拼搏的力量;让第三届读书月活动,作为高医文化建设中的一抹亮色,献礼70周年国庆!致敬我们伟大的祖国!

宣传科:陈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