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同事】坚守的是责任,奉献的是热情 ——康复科徐珺医生印象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榜样,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感动着他人,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身边一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好同事。她就是我们康复医学科的医生——徐珺。
小小身躯 巨大能量
她身形苗条、看似纤弱,却在科室搬家的时候不由分说,扛起重物就走;她是一位美丽得带着仙气的苏州姑娘,却总是能俯下身子靠近患者,耐心倾听并答疑解惑。
在我的印象中,徐医生不是坐在电脑前忙着处理病历、检查各项检验检查的回示报告,就是忙着跟患者交代病情,很少看到她有闲下来的时候,瘦弱的身躯蕴藏着满满的能量。从康复科独立病区以来,随着患者的增加,医生的工作量随之增多,且由于有专科医生外出进修,固定的值班医生只剩下三人,这样,除了分担外出进修医生的工作,还有每月隔三差四的夜班,她的工作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此外,由于她严谨的工作习惯和具备康复质控管理的能力,她也是康复科的主要质控医生和台账建设以及协助科室管理的主要人员之一,因此,除开每天繁琐的医疗工作,还有每周加班加点的案牍劳形,可是,再苦再累,我们从来没有听到她有丝毫的怨言和怠慢,依旧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工作事宜。
加班加点 已是常态
节假日放弃休息到医院值班,加班整理病历,就算休息在家,她也会时常关心患者的检查结果、病情进展……徐医生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感染者身边的同事,也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好感和信赖。
还记得五一前夕,一位老先生把一面彤红的锦旗送到了徐医生的手上,上面写着老先生亲自交待商家写的一句话——“文明规范,亲如家人”,那是老先生对徐珺最朴实的认可。
老先生饱含深情送上的这面锦旗,是缘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那晚,他在院的老伴突然身体不适,呕吐不止。尽管有值班医生在,但是老先生性情急躁,着急起来一口苏州话值班医生听得是迷迷糊糊地,徐珺医生在群里看到情况,半夜12点赶到医院查看老伴的病情,再温柔地安抚着老先生,直到看到他们安心入睡才离开医院,而那一天,不仅仅是在过年休假的时候,那一天,也是她同是医生的丈夫值班,年幼的儿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
团结奋进 勇攀高峰
就算工作在忙,徐医生也从来没有松懈过业务学习。康复医学科的立志于打造一个“学习、团结、责任”团队,科室推出“每天十五分钟,每天收获一点点”。每天晨会的业务学习,每周三下午的业务学习,每月两次的疑难病例讨论,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督查、一起提高技能。
业务精湛的徐医生,授课频率肯定是高于绝大部分同科室人员,而只要轮到她,她都会精心准备,精美的演示文稿,清晰的讲课思路,贴切的案例分析,都让大家受益匪浅。
记得有一次,因为授课内容是“吞咽障碍患者的置管技术”,为了让大家更大程度地理解并能立刻学以致用,视频资料最好选用现有的住院患者,而患者的第一顿早餐往往是在早上六点,徐医生那天早上就在六点就赶到了医院,录好视频,再细致教学,让所有在场的同事都感动不已。
尽管她的理论根基和业务能力都是佼佼者,但是,在别人讲课时,徐医生也总是认真地聆听和学习。医院里组织的三基考试徐医生也都是名列前茅,甚至有两次是以100分、98分的成绩高居全院第一,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徐医生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这份职业的坚守。她知道,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和同事们一起共奋进,齐追求,提高业务素养,才能真正做到最大程度地为患者解决问题。
带病工作 奉献自己
在康复科众多的表扬信里,有一封信,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徐医生工作的认真。而那段工作时间,是徐医生也是在亲爱的奶奶去世、自己也罹患严重的颈椎病的情况下进行的。
那是一个性格比较“拧巴”的患者,姓姚,开放性骨折后,遗留大面积的皮肤感染、伴有恶臭的脓性分泌物溢出。姚先生以前是一个户外达人,青藏线、川藏线都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创伤后的他对社会充满了怨气,对医务工作者乃至对他的亲人都充斥着怒气,天天在科室为一点点莫须有的事情无理取闹。
这时候,连他的妻子也都失去了陪伴的信心。而此时不离不弃的是徐医生。她就这样天天细致地一点点地清除坏死组织,换上干净的纱布覆盖、观察创面的血供……你以为她就不恶心吗?我们都知道,她非常爱干净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有一点洁癖的女孩。有人问她:“徐珺,你难道不嫌恶心吗?”她淡淡地说:“恶心啊,但和患者的生命健康相比,这不算什么!”因为这个患者只相信她,徐医生无论周末、节假日都雷打不动亲手换药。
姚先生在一个月以后痊愈出院,离开的时候,给康复科写了一大篇手写的感谢信,里面说到:“徐珺医生最好,她每次给我换药都十分用心用功细心,我在此对她十分感谢”。
现代医学看似很先进,但其实并非大家想的那么全能,那么准确,那么百分之百。因为,照片不知道病人的痛苦, CT不知道病人哪里麻木,核磁共振不知道病人的肌力,而CTA也是见心不见人。裘法祖老先生有一句名言:“做一名好医生一定要有仁爱之心,医学要有人的温度。”
有时,康复,就是来自双手的温度;有时,康复,就是来自无私的付出。
家风传承 牢记使命
我曾经问过徐医生,你为什么可以把医生这份职业做到极致,她淡淡地笑了笑,说,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一次无意中,在徐医生关于家风的文章中,我找到了答案,她的父亲曾经对她说:“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不分男女老幼,你首先是一个‘人’,而作为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有责任感”。读了大学的她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话语——何为敬?不怠慢,不放纵之谓也。有没有责任心,将决定你生活、家庭、学习、工作的成败!
她的父亲也对她说:“责任感是工作的最大魅力!尝尽了负责任的苦处,才能享受责任感带来的乐趣!”
徐医生在文中说:“当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责任的苦与乐,强烈的责任心常常让我感觉从没有过真正的休息日,不论在不在医院都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的患者这一天的情况如何、有没有好转、检查的回报结果如何,该如何调整治疗方案等,有时真的觉得好累,但看到病人病情康复、开开心心地出院,感受到他们对我极大的信赖,这种满满的幸福感就足以抵消那些苦了。”
坚守责任,医学誓言铭记在心;奉献热情,济世初心从未忘却。徐医生就是这样这样日复一日地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奉献着自己的热情,感动着她的患者,感染着她的同事。
康复医学科:孙慧珍
审核: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