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走路多了腿就疼?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近日,一位从外地赶来的77岁的大爷,因无法长时间行走,双腿酸痛、双脚发凉等,在家人陪伴下来到我院介入科蒋保华主任门诊寻求帮助。经检查,老人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老人症状消失,能正常行走了。
原来,这位大爷半年前就发现脚发凉,还有点麻木,不能长时间行走,时间一长两条腿就会出现酸痛不适,平时脚也总是凉凉的,最近越来越严重了,尝试很多方法都没有很大改善。大爷原本是一个爱出门溜达的人,现在只能待在家,人变得非常焦虑、烦躁,时常唉声叹气。家人看到也焦急万分,经多方打听,找到了我院介入科蒋保华主任诊治。蒋主任根据患者的症状,又了解到患者有着50多年的吸烟史,又有高血压,高血脂,初步考虑老人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需要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对老人进行了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其下肢动脉狭窄严重,血流通过缓慢。根据造影检查情况,蒋主任对其狭窄部分进行球囊扩张和植入自膨式支架一枚。术后,老人即感觉腿不麻了,也不凉了,下来行走后也觉得腿不疼了。他连连感叹:“终于好了,终于能走路了!”
蒋主任介绍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的慢性缺血。早期可无症状,或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也是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出现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严重肢体会出现溃疡、坏疽。
在治疗方面,可以选择微创介入治疗,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器械通过血管路径送到血管病变位置,如,动脉因为管壁增厚和血栓形成发生了闭塞,我们采用置管溶栓或者抽吸血栓的方法,把血栓溶解或吸除。如果血管仍有狭窄,就将一根球囊送到狭窄的位置,进行球囊扩张,消除血管壁狭窄。血管是有弹性的,球囊扩张后,血管壁很可能发生弹性回缩,因此可以植入支架,通过支架的支撑力来防止血管壁的弹性回缩。
蒋主任提醒,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粘性增加及高龄,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平时有相关慢性病的患者要积极就医,按时服药,饮食应清淡,忌食油腻。一旦有下肢不适,及时就医,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介入科:张莎莎
审 核:蒋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