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反复鼻出血?原来是它搞的鬼?
3个月前,40岁的梁先生感到鼻塞,反复出现鼻腔少量出血,以为是空气干燥就没在意。半月前又出现鼻出血,就近医院看了说是鼻粘膜糜烂,用药后没有好转,遂到我院就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教授经过鼻内窥镜检查后,发现其双侧鼻腔息肉,随后为其进行了鼻窦CT检查,发现双侧鼻窦炎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完善术前检查以后,在鼻内镜下为梁先生进行了精准、微创的鼻内镜手术。1周内,梁先生就康复出院了。
王鑫教授介绍,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变态反应(过敏)和鼻粘膜的慢性炎症(鼻炎、鼻窦炎)是引起鼻息肉的重要原因;其次,鼻息肉的产生还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厚等有关,鼻腔异常影响引流,从而引发鼻息肉的产生;另外,鼻息肉还具有家族遗传性,发病原因跟遗传或生活环境因素有关。
那么,长有鼻息肉,一般会有什么表现呢?息肉比较小的时候,可能只有轻微的鼻塞、流涕、嗅觉下降、头痛等症状。随着鼻息肉的增大,鼻塞会越来越重。如果伴随鼻窦炎,还会有较多的粘脓涕,甚至因为鼻腔粘膜糜烂导致鼻腔出血;有的患者还无法正常用鼻腔呼吸,夜间睡眠时候出现打鼾,早晨起床出现口干、口臭等;有的患者鼻息肉脱入后鼻孔,就会引起中耳炎,出现耳鸣、耳闷甚至听力下降。
王教授说,鼻息肉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的综合治疗方式。一个精准的手术是治疗鼻息肉重要的基础部分,术后定期复查换药清理,是避免鼻息肉术后复发的关键;术后正规用药是预防鼻息肉再发的关键。
王教授介绍,鼻内窥镜检查能帮助及早发现鼻息肉。由于耳鼻咽喉都是深在的细小腔洞,视野小、光线不足。传统的检查方式只能用肉眼进行观察,对于视线不可及的深处、死角,往往无能为力,容易形成检查“盲区”,检查准确性大大降低。我院常规应用鼻内窥镜检查和薄层鼻窦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鼻腔、鼻窦内隐匿的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在内镜下进行微创治疗,出血少,恢复快,大大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