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肾内科获评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
近日,苏州市卫健委发文确认,我院肾内科获评第四批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
为了加强“科教兴卫”以及“科教强卫”工作,苏州市卫健委每4年遴选一批“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要求参选的学科总体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省内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先进水平。我院肾内科在众多遴选科室中脱颖而出,最终获评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获得此项荣誉充分证明了该科室在肾病诊疗领域的医教研的综合实力、管理能力、专业技术团队及新技术引进和开展等都达到了苏州市较高水平。
我院肾内科始建于2011年,经过10余年的规划、特别是近3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由肾内科病区、血液净化中心、血管通路中心、肾脏病理中心及肾病实验室等组成的专科诊疗全覆盖的科室,是区域内肾脏病一体化诊疗中心。科室于2019年已成功创建苏州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
肾内科病区额定床位36张,着力于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诊疗,常规开展三级医院肾内科所要求的各类诊疗项目,其中肾活检肾脏病理检查(是肾脏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科室的重要特色之一,科室在区域内首家开展此项技术,为区域内肾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极重要的依据。
血液净化中心有透析床位55张,年透析约2.5万人次,常规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及腹膜透析等各种血液净化模式,其中针对危重患者救治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每年超300例次,极大提高了区域内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血管通路中心在江苏省内有较大的知名度。血管通路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如何建立及长期维护好患者“生命线”,已成为肾科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科室目前能开展各类疑难复杂血管通路的建立以及并发症的处理,先后在区域内率先开展了上下肢人工血管植入术、超声/DSA引导下狭窄血管通路的球囊扩张术等新技术,填补了区域内的空白。
肾内科目前有医护技人员45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7名,正高2名,副高4名。近3年获评苏州市姑苏特聘人才1名、高新区特聘人才1名、高新区青年拔尖人才1名及苏州市卫生青年骨干人才(全国导师制)培养1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金东华博士在江苏省内肾病专业有一定知名度,目前担任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分会唯一的二级医院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抗衰老学会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科副主任荀康在透析通路方面在江苏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担任亚太血管学术联盟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委员会委员及苏州市医学会血管通路学组副组长等。
科室重视区域合作及一体化发展,2018年起与上海新华医院肾内科在临床(特别是肾脏病理)、教学、科研、人才培育及重点专科建设等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每周有新华医院专家来院开展工作。2021年起,科室柔性引进了苏州大学附一院卢国元教授,进一步发展健全学科亚专科。
科室高度重视科教工作,先后获得市厅级课题4项。2021年立项课题金额41万;2021年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期刊1篇及普刊15篇,其中II区2篇(影响因子分别为8.0分及5.2分),获批专利11项。科室科研成果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2021年会发言1次、壁报交流4篇,获得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科室2021年在科技奖项方面也获得了突破,其中“组合型人工肾在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等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获评“苏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在老年透析患者并发症中临床应用”获评“苏州高新区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
“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在区领导及院领导关怀支持下,我院肾内科一定继续“不畏难肯吃苦”,向着明确的目标奋勇前行,造福更多的苏州市甚至江苏省的肾病患者,努力向省级重点专科目标迈进。
肾内科: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