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危害有多大?听听专家怎么说
日前,70岁阿婆因反复发作心悸并加重来院就医,被确诊为房颤,我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教授带领团队成功为其实施了射频消融手术,彻底解决了老人的阵发性房颤。
阿婆今年70岁,因反复发作心悸、加重1天,被家人送至我院诊疗。医生发现该患者多次发作心悸时的心电图均显示为房颤,经过胺碘酮等复律后,均可转复为窦性心律。但是,入院后发作逐渐变得频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且每次发作时的胸闷、气短、心悸等等症状,都让阿婆难以忍受。同时,由于老人房颤合并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还需要长期接受抗凝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
有没有彻底解决老人房颤的方法?患者和家属都很急切地询问医生。“有。射频消融手术可以解决老人的问题。”张孝忠主任及其团队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耐心沟通,把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治疗方法、手术风险、手术费用和手术的成功率等一一详细告知,并把微创手术的优点和手术后恢复情况予以说明。患者及家属说,这下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就打消了。
4月26日一大早,医生把患者送到超声科进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没有发现心房内血栓等手术禁忌症;4月27日下午1:30,手术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术中,由于患者解剖结构异常,穿刺房间隔困难。为了保证手术安全,张孝忠教授及其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与家属沟通后,立即把腔内超声导管送入患者心房,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成功穿刺房间隔,送入射频消融导管,成功完成全部手术操作。术后,患者病情稳定,经在CCU治疗恢复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10天后顺利出院回家。
张孝忠教授介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已达1000万人,已经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吸烟与被动吸烟、饮酒、肥胖、不良情绪等,是引起房颤的原因。
房颤对健康有什么危害?张教授说,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且心室率(心跳)有时可达100-160次/分,频率往往快且不规则,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一旦发生,严重危害健康:它会让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倍、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倍、痴呆风险增加2倍、死亡风险增加40%-90%,并且会降低生活质量,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那么,房颤如何诊断?张教授表示,房颤的诊断通常需要做心电图检查。但是,对于阵发性房颤,需要在发病时描记心电图,或者进行动态心电图、长程心电监护等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房颤如何治疗?张主任说,房颤一旦明确,均需要进行治疗。目前,房颤的治疗包括:预防房颤的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并发症;控制房颤发作时的快速心室率,转复房颤心律,使之恢复并且长期维持正常窦性心律,改善生活质量。
“但是,房颤的最根本治疗是手术治疗。”张教授解释说,目前,药物治疗无法满足患者根治的需要,只有手术治疗才能达到。微创介入手术是临床主要根治方法,包括射频消融手术和冷冻球囊方法。其中,射频消融手术对所有适合手术的房颤病人均可采用,其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房颤的常规根治方法。
心脏中心:徐 栋
审 核:张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