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耐药菌,我们能做什么?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耐药性菌株的出现,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可以导致更多抗生素无法治愈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造成许多严重疾病,如肺炎、肺结核、泌尿道感染、败血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这将使我们有机会从过去治疗细菌感染中受益,但却增加了耐药病原体进一步传播给人类并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风险。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并采取行动来控制耐药性菌株的传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如果没有有效地控制耐药细菌,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约100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而医院是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的高发场所,也是医院各种感染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由于抗菌药物使用广泛和大量滥用,许多微生物对抗菌药物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包括耐多药病菌、超级细菌以及一些致病菌。
我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要求: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逐步实现分级诊疗和处方制度,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规范非特殊用途医疗器械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作为临床微生物室的工作人员,我们一直在努力,除了不断与临床沟通,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要求外,还引进最新的细菌质谱鉴定仪,严格按照细菌鉴定和药敏标准,保证检验报告的质量。此外,一旦检出耐药菌,积极向临床发送危急值,而且会定期向临床发放耐药监测简报——《临床病原微生物分布、细菌耐药率分析及流行病学情况》,以帮助临床各科室了解各自的耐药菌检出和抗生素预警情况,从而降低耐药菌的传播感染风险。
检验科:张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