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放射科开展“互联网+医疗”的空中学术交流
我院以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贯穿始终,为促进高水平学科团队以及学科学术发展,保持与国内先进的学科学术交流,放射科继与上海长征医院建立空中教学平台后,再次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搭建了远程互联网教学平台。前期在我院放射科王艳玲主任与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王中秋主任的共同努力下,于7月18日上午通过远程学术交流平台,进行首次的空中学术交流。
本次学术交流由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主持,讨论专题围绕妇科疾病为主题的疑难病例,病例囊括临床罕见病例及典型病例的非典型表现。通过远程互联网平台,省中妇科组的专家教授对病例深入浅出的分析,从影像征象,病例信号特点着手,寻找病灶蛛丝马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分析,并且针对较大病变定位困难找到蛛丝马迹,循迹朔源,抽丝剥茧。最后由王中秋主任总结出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分析思路,大大拓宽了我院医生的影像诊断思路,使系统化的影像诊断思路深入人心。参会的医务工作者均表示此次远程教学的内容对平时临床工作具有很强的启发帮助。
此次远程教学平台的搭建,实现了我院与江苏省中医院之间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联互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共享医疗、教学、会诊、管理等优质资源的方式,及时获取最新的医疗技术信息,促进我院“互联网+医疗”的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放射科:周晨怡
【附】王中秋简介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主任、医技片主任、医技影像系主任。现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放射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腹部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诊断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影像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转移性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学术任职。王中秋教授从事X线、CT、MRI、PET/CT的影像诊断工作34年,擅长腹部及头颈部疾患的影像诊断。指导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6名,开展了胰腺疾患分子影像与脑功能成像研究工作,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5项,主持负责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主持其他省部级基金项目8项;获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9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奖项目为: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及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