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总发炎,究竟该不该“一刀切”?
扁桃体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位,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当扁桃体频繁发炎,成为“病根”时,许多患者不禁会问:这扁桃体,到底该不该切掉呢?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教授指出,扁桃体虽然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但它仅仅是咽部免疫淋巴环的一部分。切除扁桃体后,其他淋巴器官会迅速地代偿增生,弥补扁桃体的免疫作用,所以切掉扁桃体是不会影响免疫功能的。对于长期反复发作扁桃体炎的患者,扁桃体由防御器官变成感染的入侵门户和病灶,这种情况下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是利大于弊的。
一、扁桃体发炎的原因
王鑫教授说,扁桃体组织有很多隐窝,是一个易“藏污纳垢”的地方,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引发感染。扁桃体发炎通常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在急性发炎期,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如果扁桃体反复发炎,形成慢性扁桃体炎,就需要考虑更进一步的治疗方案了。
二、扁桃体发炎会引起的危害
对于儿童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外界病毒、细菌的机会增多,扁桃体免疫功能逐渐活跃,3~5岁时的扁桃体肥大应视为正常生理现象。但是扁桃体过度肥大,将会导致患儿呼吸道梗阻,晚上睡觉张口呼吸、呼吸音粗重,甚至年纪轻轻就开始打呼噜。严重者甚至出现低氧血症,长期低氧血症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及智力发育。
成年人扁桃体反复发炎感染,除了张口呼吸、打呼噜、呼吸暂停外,还有可能会引起口臭。这是因为扁桃体隐窝内产生大量的渗出物,这些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细菌以及细菌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腐败感染从而产生口臭。更严重者,扁桃体感染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可能会诱发心肌炎、肾小球肾炎、银屑病等免疫疾病。
三、何时考虑切除扁桃体?
1、发作频率: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超过3-4次,每次都需要抗生素,且严重的影响工作学习,可以考虑切除扁桃体。
2、并发症:扁桃体炎易导致扁桃体肥大,导致呼吸障碍、睡眠呼吸暂停,影响饮食及语言功能障碍等,需要切除以改善生活质量。伴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史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需要及时手术切除治疗。伴有其它系统并发症,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淋巴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容易产生生命危险需要切除扁桃体。切除扁桃体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3、治疗效果: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王教授介绍,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目前主要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术,与传统的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小朋友术后3-5天就出院了。术后可以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凉一些的食物(吞咽疼痛会轻一些)。术后咽部的白膜2周后脱落,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
如果儿童有反复咽痛、发热、口腔异味、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伴憋气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如果有手术指征,千万不要被老观念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