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无需开刀 肠镜微创可治疗
近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庄剑波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据了解,患者余女士因突发腹痛伴吐泻症状,紧急前往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经过全面检查,余某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伴阑尾腔内粪石”。经过抗炎补液等治疗,患者吐泻缓解,腹痛减轻,但年轻的余女士不愿意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希望能找到更为温和的治疗方法,“急性阑尾炎只能开刀手术吗?有没有其它治疗的好办法?”消化内科主任庄剑波教授通过仔细询问病史、查体、阅读腹部CT和一些相关检查结果后,向其推荐了一种不开刀手术的治疗方法,即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腔内粪石是导致阑尾炎发生的重要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阑尾切除手术,或者静脉输液治疗,静脉治疗一般不能消除阑尾腔内粪石,容易阑尾炎反复发作。近年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内镜下阑尾炎治疗术,简称ERAT,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阑尾腔内的粪石取出,冲洗并引流阑尾腔内的脓液,可以快速缓解炎症,又可以避免粪石存在而反复发作。治疗的优势是创伤小、恢复快,保留阑尾器官。
经过充分地沟通,余某决定请庄主任为她进行ERAT治疗。庄主任带领消化科诊疗团队联合麻醉科,为余某行全麻后,将结肠镜送达回盲部,寻找并拨开阑尾开口,洞察子镜从肠镜钳道进入阑尾腔内,直视下进行阑尾腔内探查,可见有大量黄色脓液和1个大小直径约0.6cm的粪石,以及粪石摩擦管腔壁的糜烂,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液,并用网篮将粪石取出,最终腔内干净后退出子镜,治疗全过程顺利,用时30分钟。术后患者清醒腹痛即刻缓解,观察一天康复出院。
阑尾在一般人眼里认为是没有用的器官,随着现代研究尤其是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多,发现阑尾可能是充当益生菌的“避难所”,在肠道感染的时候益生菌可以在阑尾暂避,等肠道感染好了再重新定植到肠道上,而且阑尾本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具有免疫功能,可以帮助人体预防感染的,所以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有保留阑尾器官的理念。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是一种治疗阑尾炎的同时又能保留器官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出现穿孔或形成周围脓肿的阑尾炎患者,ERAT并不适用。
10B:余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