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耳朵有点“痒” 冬季警惕冻疮来袭

2021-12-24

耳朵有点“痒”

冬季警惕冻疮来袭

《城市商报》2021年12月23日 A02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高远)“医生,我家孩子耳朵有点痒,热的时候更痒,快一周了也没好,是长冻疮了吗?”最近气温忽高忽低,早晚温差较大,医院门诊上冻疮患者增多。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尹兴平介绍,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是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为高发人群。如果受冻时间长,局部组织缺氧及细胞损伤较严重,可出现水疱、糜烂、溃疡、结痂,愈后留有色素不均及瘢痕等,自觉瘙痒,受热时瘙痒加重。冻疮病程缓慢,天气转暖后自愈,易复发。

  如何预防冻疮?尹兴平建议,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冬季、早春等寒冷天气或者气温骤降时,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潮湿,不穿着过紧鞋袜;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烤烘;伴有其他相关系统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对反复发作冻疮者,在入冬前就应积极做好保暖防护。有条件者,可在医院进行适当剂量的紫外线或者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尹兴平表示,发生冻疮后,局部无破溃、糜烂轻症者,可外用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维生素E软膏等,同时注意保暖。已经有水疱、破溃、糜烂的重症者,需同时注意防止感染,及时到医院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