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脑卒中“卒”不及防? 别慌!注意危险因素、提前干预
脑卒中“卒”不及防?
别慌!注意危险因素、提前干预
《城市商报》2022年09月14日 A04版
本报记者 陆八月
脑卒中,也就是市民常说的“中风”。大家对它的印象大多是“紧急”“突发”,因此常有人感叹脑卒中让人“卒”不及防,但真的是这样吗?
近期老年人多发脑卒中
老年人,尤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近期由于早晚温差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攀升。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急诊上,来了不少脑卒中患者,其中老年人多见。一名67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在家突发肢体左侧麻木、活动不利索,说话也含糊不清。家人及时察觉,呼叫了120送来医院。经静脉溶栓抢救后,成功让他转危为安。
高新区人民医院院神经内科主任马临庆表示,老年人的卒中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多为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运动不足、吸烟、饮酒等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脑卒中。“当气温升高时血管会扩张,气温下降时血管会收缩,同时也会影响血压的变化。”马临庆表示,换季时由于天气忽冷忽热、温差变大,容易造成血管变化,再叠加血压波动,就容易导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发生脑卒中。
“偏瘫或单瘫、偏身麻木或单肢麻木、言语不清或失语、口角歪斜、意识不清等是脑卒中典型的‘预警’症状。不过,大家也得注意头晕这个非典型症状。”马临庆提醒道。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紧急送医。
年轻人需警惕危险因素
除了老年人易发生脑卒中之外,近年来脑卒中患者也有年轻化趋势。日前,31岁的齐先生就因突发脑卒中被紧急送入了高新区人民医院。入院后,紧急头部磁共振检查确诊脑卒中。
记者得知,齐先生是一位外卖员,身材有些肥胖,患有高血压好多年,但一直没有服用过降压药,甚至每天还要吸1-2包香烟。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几乎没有规律饮食过,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还喜欢暴饮暴食。事发当天,他在送餐途中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被人紧急送入医院,而他的不良习惯、高血压都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原因。
“高血压、饮食不规律、吸烟饮酒等都是引起年轻人脑卒中的常见原因。”马临庆表示,脑卒中患者大多有一些基础疾病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多重因素结合以后就可能造成脑卒中。在造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除了年龄、遗传、性别、种族等因素不可干预之外,像高血压、吸烟、饮酒、暴饮暴食等其实都是可以提前干预的因素。
尽管发病急但可以预防
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往往急性发病,快则几秒钟,慢一些也就几分钟。不过,如果能有意识控制易患疾病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可以预防脑卒中发生的。
日常生活中,马临庆建议市民要关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疾病等易患疾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不暴饮暴食,减少盐、脂肪、糖类的摄入,加强体育锻炼,肥胖者还应减轻体重和腹围。
“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如果有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人,更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马临庆说道。一旦发生,如在脑卒中超早期,即发病4.5小时的黄金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是有效开通阻塞血管的治疗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