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听专家支招
本报记者 陆八月
12月5日,苏州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我市“四类”药品暂不实行实名登记,市民买药不受实名限制。那苏城各大药房情况怎样?进入冬季,市民又该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呢?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按需购买家庭常用药
12月5日,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各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购买“四类”药品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对购买“四类”药品暂不实行实名登记。这也就是说,居民在药店、网络平台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类药品时,不必再登记个人信息了。
记者昨天走访了几家药店,询问一圈后,店员均表示接到了通知,现在购买这“四类”药品已经不需要实名登记了。记者在一家药店看到,在店铺中间位置,两提20盒蓝芩口服液十分醒目。店员告诉记者,秋冬季节,药店各类药品均以“百”为单位备货,感冒药、退烧药等药品备量充足,可以满足附近小区居民的购药需求。
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发布后,感冒发烧类药品需求阶段性暴涨,一些市民甚至开始抢购这类药品。对此,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教授关键表示,市民可根据需要理性购药,但不必囤药,适当储备一些家庭常用药即可。“抗病毒的药品不仅只有连花清瘟,还有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藿香正气胶囊等多种可供选择,市民选择其一即可。”关键说。
这些重点人群需注意
“这个季节,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衣物。”关键表示,最近,受季节和冷空气影响,门诊上普通人群患上感冒的情况比往日增多,像有慢阻肺、哮喘、其他基础病等疾病的人群,受凉后容易导致病情急性发作,尤其是高龄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疾病的老年人群抵抗力会相对差,因此需格外注意预防。“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年老体弱特别是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及早接种疫苗。”关键说道。
关键强调,市民日常生活中,居家要保持清洁卫生和良好的通风,养成不吸烟、不熬夜的良好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应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进入公共场所要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勤洗手,注意打喷嚏等社交礼仪。
如果有感冒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咽痛、全身酸痛,市民可在家多喝水、注意休息、对症服药,但如果出现了高烧不退、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全身症状严重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