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集团引力播:近期带状疱疹高发,医生提醒:出现皮肤疼痛和疱疹,及时就诊疼痛科
夏秋交替季是“带状疱疹”高发时期。近期,苏州市多家医院接诊了多名相关患者,其中不少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医生提醒,带状疱疹的治疗有“黄金”窗口期,当市民出现皮肤疼痛和疱疹时,应及时到疼痛科就诊。
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发现不少人对带状疱疹缺乏正确认知,认为它只是简单的皮肤病;还有人执迷于“土方”,不及时就医,待疱疹转好,但疼痛依旧残留时,才走上漫长的治痛之路,而此时,患者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让治痛变得非常复杂,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仍是“世界级”的医学难题,特别是颜面部及四肢的带状疱疹,急性期如果不能得到彻底治愈,后遗痛的治疗将非常困难。
近日高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就接诊了多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他们的发病部位包括胸背、腰腹、颜面,疼痛程度重,夜间影响睡眠,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其中一位老年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一侧颜面部皮肤疱疹和疼痛,当地医院医生诊断其为“带状疱疹”,给予了抗病毒等相关治疗。经过治疗,患者疱疹虽然消退,但疼痛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家人寻求了许多民间“土方法”,均无济于事,随后经多方打听,找到高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尽管患者已经错过神经治疗的最佳时间窗,但医生没有放弃,通过两次精准的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治疗,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发作次数得到有效控制,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该院疼痛科医生介绍,带状疱疹,是由于儿时感染原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之后,病毒潜伏于神经系统,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如熬夜、劳累、着凉,年老体弱等),病毒再次被激活,便会沿两到三根背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扩散至相应的皮区或相同节段的神经组织复制,对神经造成损伤,表现出疼痛和疱疹两个特点。发病本质就是神经受病毒感染,造成神经损伤。所以,急性期治疗的重点是抗病毒,有效地保护病变的神经,控制疼痛。疱疹只是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切不可本末倒置。其实疱疹即便是不治疗,随着病毒的凋亡也会自然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带状疱疹需要规范治疗,防止后遗神经痛发生。”疼痛科张赢主任介绍,带状疱疹高发于60岁以上人群,传统治疗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高达65%以上。有不少患者甚至医生,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都存在误区,认为疱疹消退了,疼痛就跟着好了;或者就默认得了带状疱疹,注定是要遗留神经痛,治不好的,以此耽误或者放弃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保护神经,降低疼痛发作频率,毕竟一旦出现神经损伤,很难彻底恢复,因此疼痛早期干预很重要。
“颜面部及四肢部位的带状疱疹,如果急性期不能‘干净利索’治愈,一旦遗留后遗痛,不仅患者会饱受痛苦,疗效还不尽如人意。”张赢介绍,发病后72小时为治疗的“黄金”窗口期。后遗痛的发生率与年龄、病程、疼痛程度成正比,颜面部及四肢后遗痛的概率较其他部位高。因此,能否在一周之内有效地抗病毒、进行完善的疼痛控制、充分的神经保护,是防止后遗痛的关键。发病的急性期内,传统的药物抗病毒、治痛、营养神经药,没有办法在短期内达到使病毒快速灭活、疼痛控制完善、神经充分保护的功效,所以才有后遗痛的高发生率,给病人及医疗资源带来巨大的负担。
张赢再次强调,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只关注疱疹是非常危险的,短期内高效的灭活神经根处的病毒及对神经根的有效保护,才是治疗的关键。当出现皮肤疼痛和疱疹时,建议及时到疼痛科就诊,这样会避免很多弯路。因为除了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外,疼痛科特有的神经阻滞、神经调控技术,能迅速达到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缩短病程的功效,这是其他科室做不到的。
(苏报融媒记者 李静 通讯员 王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