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一群普通人用不普通的举动筑牢疫情防线—— 这样的微光瞬间动人心弦

2022-03-20

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一群普通人用不普通的举动筑牢疫情防线——

这样的微光瞬间动人心弦

《苏州日报》2022年03月19日 A05版


  星星微芒,汇聚成光。连日来,在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有一群最美“逆行者”,他们抗击疫情的微光瞬间,向社会大家庭传递着无穷的温暖与力量。

  父女俩30多天没见面

  “我已经快10天没有看到你了。上次疫情,我也20多天没有见到你,盼着疫情快过去吧,我想爸爸了。”这是中学生毛叡心写给爸爸的一句话。

  毛叡心爸爸毛敦是枫桥街道辖区内高新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管理人员。疫情发生以来,“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语。为抗击疫情,他几乎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不仅需要到院外开展核酸采样,还要安排院内的急救抢救、住院病人管理。

  同时,作为“调度师”,他还承担着全区的密接点及管控区人员医疗需求的转运对接工作,分别为孕产妇、血透、肿瘤、发热、慢性病、急诊人员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此外,他还要为隔离区的人员进行心理安慰,“一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手机打到发烫,耳朵也火辣辣的痛。但尽职尽责,这都是分内事。”毛敦说。

  集宿区“当家人”当“接线员”

  朱柃霖是罗技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行政部门集宿区负责人,该公司集宿区内居住了2000多名员工,如何让员工们在疫情期间感受到家的温暖?作为“当家人”,朱柃霖动足了脑筋。

  集宿区作为人员密集区域,安全是首要任务。在每一轮核酸检测时,他都带领宿管团队尽心尽力,与采集人员对接、组织员工分批检测、现场秩序维护、样本封存送,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考虑到集宿区员工的心理稳定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为此,这名“当家人”又身兼“接线员”,“每天都会接到上百个电话和微信咨询,再忙,想到能为公司开足马力投入生产,我觉得我的付出很值得。”朱柃霖说。

  孩子刚出生就返岗“疫”线

  3月18日凌晨1时14分,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队员陆军喜迎二孩宝宝出生。在安顿好家人后,清晨5时,他就返回了岗位开展疫情保障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这几天,陆军所在的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闻令而动,组织队员下沉至各社区开展运输、保障工作,全力保障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守好大家,才有小家的幸福。”陆军告诉记者,“我一定要与综合执法局的兄弟们共同努力,为疫情多出一份力。疫情总会散去,到那时,我再安心地陪伴妻子和孩子。”陆军说。

  □苏报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刘晓平 苏报通讯员 陶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