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不住,动起来 ——ICU、介入科联手救治肺动脉栓塞患者
日前,一阿婆因肺动脉栓塞生命垂危,紧急送入ICU后,医护协力救治,阿婆最终转危为安。
2021年2月2日晚,一69岁老年患者突发胸闷、呼吸困难急诊来我院。医生进一步追问病史,了解到患者2月前有右下肢骨折史,今日突然出现胸闷、憋喘等不适,急诊CT进行肺动脉CTA检查,发现其双侧肺动脉栓塞。
此时,患者面罩吸氧情况下氧饱和度才90%左右,明显胸闷、憋喘、口唇发绀,动脉血气分析中氧分压仅50mmHg。时间就是生命,科主任陈茂刚教授针对本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制定了溶栓+抗凝,并联系介入科主任蒋保华会诊,若溶栓失败立即开展取栓、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的治疗方案。阿替普酶迅速到位,随着溶栓药物一点点进入患者体内,患者胸闷症状在1小时后明显缓解,在不吸氧情况下脉氧已经上升至98%,治疗方案取得初步成功。大家悬着的心这才开始安定下来。
由于患者仍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需在下腔静脉放置滤器,预防再次肺栓塞的发生。蒋保华主任立即予以介入室造影确认肺动脉再通,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再次肺栓塞的发生。目前患者仍在康复治疗中。
陈茂刚教授说:“普通百姓可能并不知道,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一直是医院内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住院患者经常处于制动状态,而且还有包括血液高凝状态或外伤等在内的多项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导致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甚至并发肺栓塞的风险显著升高。近年来在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医疗卫生系统都积极推进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院内管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一直积极参与这个项目,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旦发生静脉血栓,尽早就医和坚持抗凝是关键。陈教授介绍说,尽管静脉血栓凶险,但治疗方法还是很多的,急性期可以采用溶栓治疗、微创抽栓治疗、选择性植入滤网也可以有效预防致死性肺栓塞;慢性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压力治疗、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等。但如果要避免严重后果发生,有两个关键点必须注意:首先是要尽早就医,一旦发现腿部红肿、发热等现象,就要立即到医院,这样医生才能根据病情综合运用上述多种治疗手段;其次是应该坚持抗凝治疗,抗凝是对抗静脉血栓的核心,贯穿治疗全程。目前国内外临床指南都指出,抗凝是预防和治疗有潜在致命风险的血栓性疾病的基石。“血栓患者的治疗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从医嘱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一段时期,至少3个月,或者根据病情需要更长时间。否则将面临血栓复发风险,严重者突发肺栓塞危及生命,不可大意!”陈教授特别强调道。
陈教授提醒,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任何人身上,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数据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使你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而且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对于静脉血栓,预防大于治疗。平时要注意不能久坐,要多饮水,多活动,因为静脉血栓是从下部开始的,所以多运动非常有必要。参与体育运动会有效的降低血栓风险。如果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比如乘飞机进行长途旅行,甚至是在办公桌前久坐,建议花一点时间站起来,伸展腿部,或者在附近走动一下,这对健康的血液循环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早期怀疑血栓没有确诊,出现了一个腿粗一个腿细的情况,一定不要去挤压按摩腿部,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如果确诊了血栓,一定要定期按时服用抗凝的药物,足量、规律的治疗。不能自己想当然地服药、停药。同时,服药期间注意有没有出血的情况、监测皮肤黏膜的情况,留意大小便的情况,一旦发现出血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陈教授提示说。
ICU:邹燕子